【志說廣州開發區】一封電報贏得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出生紙」

2024-11-04     兩廣大地那些事兒

導語

廣州開發區作為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秉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將昔日的蕉林灘涂建設為廣州實體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主引擎、改革開放主陣地,多項經濟指標居全國經開區首位,在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改革創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史志書籍記載著這段光輝歷史,黃埔區地方志辦充分挖掘利用其中的小故事,以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打造「志說廣州開發區」欄目,激勵社會各界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繼續以敢為人先之勇、識變應變之謀,勇擔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使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黃埔實踐貢獻智慧力量!

一封電報贏得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出生紙」

據《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志》記載:1984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召開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會議建議,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在這些城市中,有些可以劃定一個有明確地域界線的區域,興辦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4月6日會議結束。

廣州開發區設立的背後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改革開放背景下的中國,處處是生機。1984年1月24日至2月5日,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關鍵節點,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到廣東省視察並為深圳經濟特區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他還說:「除了現在的特區之外,還可以考慮再開放幾個點,增加幾個港口城市。」「這些地方不叫特區,但可以實行特區的某些政策。」這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語,預示著更大的開放浪潮即將到來。

然而,最初中央在考慮開放更多沿海城市的名單時,並沒有包含廣州,因為廣東已經有了深圳、珠海和汕頭三個特區。消息傳到廣州,市領導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這可是關係廣州未來發展的重大機遇,時任廣州市委書記的許士傑同志說:「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爭取,否則無法向廣州人民交代!」他們迅速行動,馬上起草了一封言辭懇切的電報,直接送往中央。這封電報用簡潔有力的語言,陳述了廣州自古以來作為重要通商口岸的歷史底蘊,以及在廣州設立開發區的諸多優勢。字裡行間充滿了廣州人民對未來的殷切期盼和堅定信心。這份電報最終沒有辜負廣州人民的期望,成功為廣州敲開對外開放的大門。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北京召開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裡,廣州的名字赫然出現在首批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城市名單中。是年5月4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轉《沿海開放城市座談會紀要》。這份會議紀要成為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出生紙」,標誌著廣州開發區將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窗口。

根據會議紀要精神,廣州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建經濟技術開發區,並於1984年12月28日舉行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儀式。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迅速崛起,成為首批國家級開發區,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成為他們爭相湧入的熱土。今日的廣州開發區內,高樓林立,商貿繁榮,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一切不僅展示了廣州的經濟活力,更彰顯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功,正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中國的南海之濱。

廣州開發區的故事從那封言辭懇切的電報開始,接下來廣州開發區的開拓者們經歷了哪些困難、創造了哪些輝煌,他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的呢?讓我們一起在志書中探索答案,敬請期待我們的下一期推文!

(供稿單位:黃埔區國家檔案館、黃埔區地方志辦公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26af1e7410b0306d87de0c7d82e34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