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店在清末民初的東北曾經風扉一時,大車店火紅的燈籠照亮了無數旅客的臉龐,顧名思義,大車店其實是接待運輸大車的店鋪,為了車老闆們而開,車老闆們也把大車店當作自己的臨時家庭,晚清民國時期運輸業的興起,促使為運輸服務的大車店應運而生。
晚清民國時期,東北山高林密,交通不便,運輸全靠車拉人挑,大車的發展使得各種車店產生,那時候,順著公路兩側,三五里地一個店,店分等級,有的是簡陋的雞毛小店,雞毛小店是最簡陋的,吃的也簡單。有的大車店是酒飯齊備的騾馬大店,有條件的大車店還開設了單間和包房小灶,屋內臉盆、毛巾、香皂一應俱全,炕上的八仙桌、筷子、碟子、都已經擺好,只等著車客們坐上熱炕,這種大車店店裡條件好,收費比普通的客棧要便宜。
東北的大車店雖然多,關於大車店的等級,不管大店小店,都掛上了一種作為標誌的「店幌」,車主們一看店幌,就知道是什麼店了。
大車店不僅方便了過往旅客,也帶動了一些相關的買賣,通常,有大車店的地方,就有小飯館、戲園子、釘馬掌的、賣草料的、賣車具的行當也隨之興旺,既給車老闆們提供了方便,商家也賺了銀兩。大車店是非常符合當時東北地區城市特點的特色行業,如今東北的很多老胡同都是以大車店命名的,那些以「某某店」命名的地方,也基本是由當地的某一家著名的大車店沿襲而來的,
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以及在新的經濟、文化發展起來以後,曾經風扉一時的東北大車店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大車店作為曾經的一個商業符號,將永久和黑土地的變遷聯繫在一起。
現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務站還看得到大車店的影子,或許那就是大車店的延續把,形式總是會變,但是大車店的文化得以延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176c5beaa1e0f11c723fc1fa0c97f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