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高管增持取消價格上限有「做秀」之嫌

2022-09-23     皮海洲

原標題:萬科高管增持取消價格上限有「做秀」之嫌

近日,萬科發布《關於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股份增持計劃取消增持價格上限的公告》,取消原定增持價格上限,即取消17.30 元/股的上限限制,增持計劃的其他內容不變,增持主體將在增持期限內繼續實施不低於人民幣 2,000 萬元的增持計劃。

今年3月31日,萬科發布《關於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 A 股股份計劃的公告》。公司董事會主席郁亮,監事會主席解凍,董事、總裁、執行長祝九勝,職工代表董事王海武,職工代表監事闕東武,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韓慧華,執行副總裁、營運長劉肖和董事會秘書朱旭計劃自2022年3月31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計增持金額將不低於人民幣2,000 萬元(即每人各自在2021年度從公司獲取的稅後現金報酬總額),增持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8.27元/股。因公司於2022年8月25日完成 2021 年度分紅派息,本次增持價格上限已由人民幣 18.27 元/股調整為人民幣 17.30 元/股(即 18.27 元減去按公司 A 股股本折算每股現金分紅 0.968802 元)。

萬科高管之所以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或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截至2022年9月14日,增持主體增持已累計耗資人民幣1,132.91萬元,占本次增持計劃承諾增持金額的56.65%,共增持公司 A股股份652300股。也即增持計劃,僅僅還只是過半略多稍許,增持股份65.32萬股,這個數量太少,有些難登大雅之堂。

二是目前萬科A股股價高於原定增持價格上限,要繼續增持,就必須突破原定增持價格上限的限制。比如,9月16日,萬科的股價每股18元,如果不取消增持價格上限的限制,萬科高管的增持顯然就無法進行下去。為了能夠在最後的期限里還能將增持進行下去,所以有必要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

在增持計劃並未完成的情況下,萬科高管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的做法顯然是值得肯定的。畢竟這種做法有利於增持計劃的完成,同時也有利於增加投資者的信心,畢竟增持主體願意以更高的價格來增持公司股份,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公司充滿信心的一種表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效果。所以萬科高管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的做法是值得其他公司來效仿的。

不過,萬科高管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做秀的嫌疑,是對增持計劃價格上限設置不合理的一種修正,同時也與增持主體在實施增持的過程中並不積極也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萬科高管增持計劃的價格上限初始為人民幣18.27元/股,這個價格的設置本身就存在問題,有些偏低。萬科高管的增持計劃是今年3月30日晚間公布的,而當天萬科的收盤價就是18.98元,已經高於萬科高管增持計劃的價格上限了。這意味著萬科高管增持計劃從一開始就是沒有可執行性的。按照慣例,或按20%~30%的上升空間計劃,萬科高管增持股份的價格上限應該設置為不低於22元才是合理的。也正因為增持價格上限定得太低,以至萬科的股價常常高於增持價格上限,使得增持難以進行。

不過,儘管萬科高管增持計劃的價格上限定得有些低,但萬科高管增持計劃進展較慢主要還是由於萬科高管增持並不積極造成的,而並非是「公司 A 股股價長時間高於原定增持價格上限」所造成的。比如從7月15日到9月5日這37個交易日裡,是完全符合萬科高管增持條件的。而萬科高管增持的股份並不多,增持的金額並不大,如果積極增持的話,完全可以在某一個交易日裡就能完成增持的計劃。而拖延到9月17日來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實際上是萬科高管增持不積極的結果。如果萬科高管增持積極一點,所謂「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是完全沒有必要出現的。因此,對於萬科高管增持來說,「取消增持價格上限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同是一種「做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e29b81ed68cb41e40feb1a913455a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