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生活

2022-05-23     法律讀庫

原標題:抗疫·生活

抗疫·生活

作者:楊金坤 山東省臨清市人民檢察院 漫畫/高岳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文化

排隊做核酸檢測時,我的前面是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

「大娘,做個核酸還這麼浪漫?」見老人左手拿著「個人採樣信息預登記二維碼」列印紙、右手舉著一枝花,心情抑鬱的我,語氣中滿是揶揄的味道

老人扭過臉,似乎沒有聽出我的揶揄,一次性口罩仍遮不住滿臉笑容。她晃晃左手的「個人採樣信息預登記二維碼」,又搖搖右手的鮮花,對我說:「二維碼是孩子幫著列印的,鮮花是我自己養的。」見我仍臉色陰沉,老人的聲音變得莊重而柔和:「左抗疫,右生活,這是打敗疫情的最好方式。」

「左抗疫,右生活,這是打敗疫情的最好方式。」我回味著老人的話,越琢磨越覺得有道理。

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人們心中難免產生一些疲憊感和焦躁感。面對這種疲憊和焦躁,我們不僅要做到保持理性、尊崇科學,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而且還要做到不沉淪於消極情緒中,以樂觀的態度和必勝的信心去面對生活。

同學王敏在社區工作,每天都要對外地返還人員的核酸檢測報告、返還時間、來源地及行程軌跡一一進行核實,經常加班到很晚。翻看王敏的朋友圈,我卻發現她曬的最多的是自己的生活。比如,為家人準備可口的午餐,在燈光下手端一杯咖啡,斜靠在床上看一本書。最有生活情趣的是,二月二她和丈夫、兒子比賽豎雞子的一組照片,她的面前有一個雞子豎著,丈夫的雙手正扶著雞子小心翼翼地豎立,兒子正在為媽媽鼓掌。看得出來,她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

我忍不住在微信上問王敏:「你每天忙著抗疫,怎麼還能把生活過得這麼有情趣?」她回覆:「左手抓抗疫,右手抓生活,抗疫、生活兩不誤。」

人類的強大之處在於不斷適應環境,尤其是當正常生活節奏被打亂時,我們應當找回生活的節奏感,做到抗疫、生活兩不誤。

同事小李每天都在朋友圈曬美食。工作間隙,我問他:「每天下班後都圍著廚房轉,不煩嗎?」小李笑著說:「越是在疫情期間生活越需要儀式感,民以食為天,廚房是普通人的煙火氣來源,只有讓久違的歡欣在一日三餐中蕩漾開來,把每一天過得有滋有味,才能更好地戰勝疫情。」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這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擔當。雖然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規律,但是經過調整,樹立「左抗疫,右生活」的思維,用「生活的儀式感」做到「抗疫、生活兩不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疫情手中把生活奪回來。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ce3ed0b10f1daf37a5c8652ce14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