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被任何人奴役,我決不奴役任何人!

2024-09-11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文:舒生

「不奴役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奴役。」

這是古羅馬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在其《沉思錄》第四卷中的一句話。

初讀這句話,感覺非常有共鳴,但細思之,又感覺其非常微妙。

這句話表面上是說既不奴役任何人,也不想被任何人奴役,但我想它實際上是為了後者才如此說的。它之所以沒有明說出來,大概是因為思想家本人內心已有一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情感。

若可以奴役他人而沒有任何懲罰,那麼人的自然情感,就會驅使他去奴役他人。但經驗告訴我們,奴役他人總是要承擔相應後果的。這世上有人奴役,就有人被奴役。

我們是當奴隸主還是當奴隸,機率起碼是要對半分的,以我們的慾望而論,人天生就渴望做奴隸主,而且絕不滿足於擁有一個奴隸,而恨不得全天下都是我的奴隸。

但在我們這樣慾望的時候,心底也明白不止我們自己,他人也會這樣想。當很多人都會像我這樣想時,我就不得不面對一個惱人的問題:憑什麼只有我能而別人不能?如果大家都能,誰來做奴隸?誰又甘心做個奴隸?

當我看到社會上大部分人都過著奴隸般的生活,特別是我自己也總是像個奴隸一樣生活時,我發現自己再也不想奴役任何人。我將被奴役的感覺推己及人,於是我意識到奴役他人是一種極其不義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那種奴役換到我身上,正是我內心深惡痛絕的。

因此,為了過一種本真的生活,即使可以奴役他人我也要反對,而我之所以反對,不是因為我慈悲為懷,不是因為我仁愛,而恰恰是因為,反對奴役能真正使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歸根到底,為了不被任何人奴役,我也絕不能奴役任何人。這就是作為理性的我心底的真實想法。但在對外宣稱時,我首先宣布「不奴役任何人」,然後再說「也不被任何人奴役」。這樣宣布,就為自己的不被奴役找到了一個理性個體難以反駁的基礎,而且它還隱含著一種對等裁判:我奴役任何人是不道德的,同樣,任何人奴役我也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