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得人口者得未來。
最近幾年,幾乎所有城市,都將「搶人」當做第一要事。國家層面,「全面放寬大城市落戶限制」正在落地;地方層面,從爭搶高學歷人才到爭搶年輕勞動力,搶人大戰愈發白熱化。
在這場搶人大戰中,誰拔得頭籌?誰能持續到最後?
這是2019年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排行:
其中,人口增量最多的10個城市:
杭州(55.4萬)、深圳(41.22萬)、廣州(40.15萬)、寧波(34萬)、佛山(25.29萬)、成都(25.1萬)、長沙(23.98萬)、重慶(22.53萬)、鄭州(21.6萬)、西安(19.98萬)。
在這十強城市中,珠三角占據3席(廣州、深圳、佛山),長三角2席(杭州、寧波)、成渝經濟圈2席(成都、重慶)、中部2席(長沙、鄭州),西北1席(西安),京津冀沒有一個城市入圍。
這背後有哪些重要變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
01
杭州反超廣州深圳,成為人口增量第一城。
從2014年開始,深圳、廣州就一直霸榜人口增量榜,每年新增人口都在40萬以上,而2019年,杭州藉助放開大專以上學歷落戶,一躍超過廣州深圳。
不僅如此,杭州還成為全國第16個「千萬人口俱樂部」城市。2019年,杭州人口達到1036萬,首次破千萬,占浙江全省人口的17.7%。
不過,廣州深圳的人口吸引力優勢依舊最為突出。
從2014年2019年,廣州人口凈增長222.5萬人,而深圳凈增長266萬人。與之相比,杭州凈增長146.8萬人。
可以說,廣深杭的人口吸引力在全國首屈一指,它們吸引的不僅是省內人口,還有各國各地的省際人口。
這背後則是經濟、產業和營商環境的優勢。
02
孔雀東南飛,珠三角仍舊是中國人口第一高地。
在人口增量前20的城市中,珠三角共有5個城市入圍:深圳、廣州、佛山、珠海、東莞。
加上中山、惠州、肇慶、江門在內,珠三角9市一年內就為廣東帶來了超過145萬的人口增量,新增人口堪比一個中等城市的規模。
再加上粵東西北地區,2019年,廣東新增人口175萬,繼續位居全國第一。這在《5年凈增800萬!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再無懸念》一文中有詳細論述。
03
浙江人口也在狂飆式增長。
在廣東之後,浙江新增113萬,遙遙領先於長三角其他省市。
值得一提的是,新增人口中,既有自然增長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也有機械增長人口(凈流入),如果扣除自然增長人口,浙江凈流入人口高達84萬,略超廣東的82.6萬,位居全國第一。
這背後,除了杭州的貢獻之外,寧波貢獻同樣突出。2019年,寧波新增34萬,位居全國第4位,僅次於杭州、深圳、廣州。
在杭州的光環之下,寧波顯得相對低調。但事實上,寧波的綜合實力不弱於一些省會城市。
寧波是副省級的計劃單列市,2019年GDP高達1.19萬億,超過許多二線強省會。(參閱《TOP20城市大洗牌,誰在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還擁有全國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寧波舟山港,當地的上市公司高達81家,不乏申洲國際、寧波銀行、舜宇光學、公牛集團等知名企業。
有經濟有產業有區位優勢,人口吸引力自然不弱。
04
成都、長沙、西安、鄭州,連續兩年躋身前十,體現出強省會的人口集聚優勢。
2019年,成都新增人口25.1萬,長沙新增23.98萬,鄭州新增21.6萬,西安新增19.98萬。而2018年,這四地的人口增量都在20萬以上。
這四個城市都屬於強省會城市。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口總量,在全省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省內人口的吸附效應相當突出。
隨著新一輪城鎮化戰略的明確,加上「強省會」日益成為現實,以成都、長沙、西安,包括武漢、鄭州、濟南為代表的省會城市,還會獲得更強的集中度。
這是大勢所趨。對於中西部省份來說,奔向省會,可能是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05
京滬人口增長停滯。
這背後不是人口吸引力消退,而是兩地有意控制人口規模所致。
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長-0.6萬,上海增長4.36萬,與廣深杭相比連零頭都不到,人口形勢呈現出明顯的《京滬向左,廣深向右,強二線崛起》之勢。
過去5年,北京常住人口僅增長2萬,上海常住人口4.36萬,平均每年凈增長不到1萬人,與廣深的200萬凈增量同樣大相逕庭。
這背後的原因是,北京上海受困於人口天花板,加上兩地主動抽疏中心城區人口的政策限制,人口從而呈現停滯的怪異現象。
京滬的人口吸引力有多強?
只要看看這兩地落戶有多難,被警方端掉的落戶指標黑市交易價格有多高,就能明白得一清二楚。
06
同為發達地區,廣東浙江主要城市霸榜人口增量榜,為何少見江蘇城市?
江蘇2019年GDP高達9.9萬億,僅次於廣東,屬於名副其實的經濟第二大省。然而,江蘇的人口增量,卻與這一經濟地位不相稱。
2019年,江蘇新增人口僅為19.3萬,不到浙江的1/5,不到廣東的1/9。而江蘇三個萬億GDP城市蘇州、南京、無錫的人口增量分別為6.93萬、2.82萬、1.7萬,累計總和不及珠海一個城市。
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江蘇的出生率在全國墊底,而老齡化率又位居前列。
2019年,江蘇出生率僅為9.12‰,而廣東高達12.54‰。江蘇65歲以上人口占比高達14.69%,而廣東僅為9%。
事實上,整個長三角,人口老齡化水平都超過了廣東,而人口出生率皆不及廣東。
2019年,上海、江蘇、浙江老齡化率已經超過14%,全部躋身深度老齡化社會,而廣東的老齡化率處於墊底位置。
這正是《珠三角相對於長三角的關鍵優勢》所在,有眾多自然增長人口,有持續不斷的外來年輕人口湧入,這使得廣東成為中國養老金的第一「糧倉」所在。
要麼想方設法鼓勵生育,要麼竭盡全力爭搶人口,這是所有城市不得不面對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