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一帶一路」上的玫瑰故事(二)》新書發布

2024-10-23     澎湃新聞

10月23日,《高舉發展旗幟共行大道致遠——「一帶一路」上的玫瑰故事(二)》新書發布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趙峰濤在致辭時表示,70多年來,中國援助始終堅持不附加政治條件、不強加於人、不開「空頭支票」,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義利相兼的理念和主張,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突出貢獻,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讚譽和熱切歡迎。

「兩年多來,在全球發展倡議引領下,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掀開嶄新篇章,新的『玫瑰故事』不斷湧現。」趙峰濤介紹道,中國聚焦扶貧減貧、基礎設施、教育培訓、糧食安全,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無數中國援外人紮根異國他鄉,與各國人民共同譜寫了溫暖的故事,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傳遞到世界各地。

10月23日,《「一帶一路」上的玫瑰故事(二)》發布儀式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楊文欽 圖

在去年的《「一帶一路」上的玫瑰故事》發布會上,國合署曾介紹了書名的內涵,「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玫瑰要大家收穫才更美,余香要惠及更多人才香。」

在今天的發布儀式上,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卡里爾·哈什米也表示,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是強有力的隱喻。「玫瑰象徵美麗、堅韌和成長。就像絲綢之路沿線的夥伴關係一樣,只要用心培育就會開花結果。」

哈什米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闡釋了發展不僅僅是建設基礎設施,它還關係到改善生活,幫助人們擺脫貧困,為所有人創造機會。他指出,中巴經濟走廊改善了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給億萬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這一合作的種子就像一朵精心培育的玫瑰,已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地區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文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馬爾地夫駐華大使法澤爾·納吉布(Fazeel Najeeb)在致辭時則提及,書中有一章正是關於馬爾地夫的故事,講述了馬爾地夫自2014年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經受益和正在受益於多個「一帶一路」項目的富有啟發性的發展故事。

「對馬爾地夫來說,『一帶一路』倡議在我國實施的項目中最值得慶祝的是標誌性的中國-馬爾地夫友誼大橋,這是一個工程奇蹟,象徵著兩個國家如何在認識到彼此獨特優勢的情況下,創造出真正具有變革意義的東西。」納吉布表示。

此外,兩位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和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留學生,同時也是中國援外培訓的受益人,在現場分享了他們在中國的學習經歷。

《「一帶一路」上的玫瑰故事(二)》是《「一帶一路」上的玫瑰故事》系列叢書的第二冊,共7個章節72個故事,真實記錄了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在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過程中的暖心故事,涉及近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涵蓋扶貧減貧、互聯互通、教育培訓、糧食安全、醫療衛生、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多個重點領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81580530cf41e821b7d9bc2a112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