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藏日喀則地區,有一個名叫吉隆溝的地方,在2003年以前,這裡生活著一群沒有國籍的漂泊人群,他們被世人稱之為「達曼人」。達曼人在藏語中的意思為「古代騎兵的後裔」。
據相關資料記載,1791年7月,清政府為了抗擊西藏邊境的外敵,派出了一支由滿、漢、蒙、廓爾喀騎兵等數10個民族組成的大軍,與尼泊爾其中一個毀約部落展開戰鬥。雖說清軍在此次戰鬥中取得了勝利,由於兩軍交戰的邊界為浩瀚密林,因此,有數百餘騎兵在這片密林幽谷中消失。
由於當時的交通、通信極為落後,再加上當地人煙稀少,這些騎兵並不熟悉邊境的地形,因此,被困在這片崇山峻岭之中長達100多年。騎兵們只能依靠野果、飛禽、山泉等資源得以生存,最終的倖存者僅有100多人。
經過漫長歲月後,這部分騎兵開始與尼泊爾邊境上的人共同居住繁衍,生活在吉隆鎮的這些達曼人,就是那些騎兵的後裔。然而令人心生疑惑的是,既然達曼人的後裔在中國境內生活了200多年,為何直到2003年才取得中國國籍?
第1個原因:達曼人的混血長相,不被我國藏族聚居區和尼泊爾人民的認可。達曼人有著一雙藍色深邃的眼睛,有著白種人的高挺鼻樑,儘管他們長期在高原生活,使其膚色呈現出高原百姓的深棕色,然而,白種人的長相特點讓他們備受歧視。
所以,常年生活在藏族聚集區的達曼人,很難收到當地人民的認可。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無國籍人民,再加上他們沒有生產資料,主要生活來源主要是依靠打雜做工等雜活謀生,這種身份、長相上的歧視,讓他們無法得到兩個國家的認可,更無法加入兩國國籍。
第2個原因:沒有土地,擅長打鐵技術的達曼人,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由於達曼人沒有國籍,所以他們就不具備擁有土地、牧場的資格,因此,他們只能依靠給藏族居民耕地打雜、謀生,在西藏民主改革前,即便是願意善待無國籍達曼人的藏族居民,也只會允許他們居住在牛棚馬圈裡。
達曼人另一項拿得出手的絕活就是打鐵,然而鐵匠這個職業,在藏族聚居區是一個地位極其低下的職業,受到職業歧視的達曼人,沒有資格進入當地藏族居民的房子,無法與藏族主人同桌飲食。在生活保障都難以解決的情況之下,加入國籍對於他們而言就成了天方夜譚。
第3個原因:達曼人一直沒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導致他們被國家邊緣化。這個民族的人由於出生以來就無法獲得任何一個國家的國籍,導致他們沒有清晰的國家意識與國家觀念,再加上他們長期生活在中國與尼泊爾的交界地,自幼在飽受歧視的社會環境中長大,導致他們從來不主動要求加入任何一個國家的國籍。
直到中國開始給達曼人蓋房子、發展教育、讓他們享受國家政策,扶持當地的經濟發展,達曼人這才有了國家意識,從而更傾向於加入中國國籍。直到2003年5月,中國為了增強達曼人對祖國的認同感,正式讓他們加入中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