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增進人民福祉

2024-07-26     華夏時報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 陳東升

文/吳敏

7月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勝利閉幕,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作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決定》正式發布後,在企業界引發熱烈反響。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表示,中國企業家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成功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與體系,推動中國經濟和企業家精神蓬勃發展,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過去40多年經濟發展的最大經驗和特色,就是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政府主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陳東升表示,國有企業是保持存量,通過不斷改革,從放權讓利、「破三鐵」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公開上市,推動國有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形成一批以重工業、能源交通、軍工航天以及金融等大央企為核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大型企業集團,真正成為關係國計民生的中流砥柱。

「民營企業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今天形成『五六七八九』的格局,培育了一波接一波創新創業的企業和企業家。特別是打造了長三角、珠三角兩個開放性的、出口導向的外向型製造業產業集群與供應鏈體系,抓住了科技革命與網際網路時代的風口,又深入擁抱當下的雙碳、人工智慧與大健康時代。」陳東升指出,從最初的服飾、家電、網際網路到今天的新能源、人工智慧等領域,湧現出一大批創新型、市場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族品牌和頭部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陳東升看來,全會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上,強調要「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必然會更加穩定企業持續經營發展的預期,堅定企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提振企業家的信心。

陳東升表示,「以人民為中心」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則,「增進人民福祉」也是改革的核心出發點與落腳點。他認為,企業家的本職就是創造財富、解決就業、上繳稅收、參與社會公益。所有中國企業家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就是要把企業做好,把蛋糕做大,讓分蛋糕的人心裡有底氣,讓被分到蛋糕的全體人民感到幸福。

泰康保險集團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的,是紮根在中華民族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土壤里成長起來的。自1996年成立以來,始終擁護黨的領導,堅定做市場和監管的好學生,走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的道路,專注主業、專注專業,深耕壽險產業鏈,堅定做大民生工程的核心骨幹企業。

「我們發揮耐心資本的優勢,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堅定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我們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通過經濟補償『補血』,資金融通『造血』,社會管理『活血』。」陳東升說道。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長壽時代即將到來的挑戰,泰康還通過投資、建設和持有運營養老和醫療實體,探索以大規模高品質養老社區為核心,結合網絡化的社區康養中心為附近居民提供上門醫養服務,打造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三位一體的「養聯體」,構建長壽時代老年生命產業鏈的基礎設施與服務體系,滿足人們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與此同時,泰康也通過公益的力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地探索打造智慧養老聯合體,用公益的力量引導各方提升社區老年居民的服務水平,探索居家、社區養老體系建設,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和踐行「健康中國」戰略貢獻微薄力量。

面對國內外環境及壽險行業產生的深刻變化,泰康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變革壽險傳統的生產方式,將虛擬的保險與實體的醫養服務相結合,將傳統壽險業的「負債+投資」的二維結構轉為「支付+服務+投資」三端協同的「新壽險」模式,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行業的高質量轉型提供了方向和路徑。

「初心不改、創新永續、商業向善。新征程方向已明、目標已定。」陳東升表示,泰康將堅定擁抱市場,守正創新,保持「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同心協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增進人民福祉,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

編輯:孟俊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47fcf030003d3b9947d14e09153e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