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朋友大茹聊天,聊到她家上個月剛生的寶寶,她吐槽道:「不知道這個娃子怎麼那麼能吃,吃100ml不夠還要再吃50ml,吃完沒一會又哭,給他奶瓶還能吃,很擔心胃會不會撐壞。」
其實寶寶哭鬧不一定是餓了,很多新手爸媽遇到寶寶哭鬧就給他吃奶,其實是不對的。
寶寶哭鬧除了感覺飢餓,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1、現在天氣比較熱,儘管室內調節了溫度,但衣服穿得過多也是會引起出汗或
者過緊影響寶寶的活動,小baby覺得難受也要哭的;
2、現在很多爸媽為了圖方便乾淨,會給寶寶墊尿不濕,寶寶突然拉粑粑,或者
小便次數多,沒有及時更換尿不濕也會哭鬧;
3、依賴哭:寶寶平時經常要爸爸媽媽抱,要家人抱,不抱的時候就要哭;
4、周圍環境太嘈雜、聲音太大,寶寶也會出現哭鬧;
要分清寶寶哭鬧的原因,不要盲目的過度喂養,其實寶寶餓了也會有很多的表現,
家人們記得觀察看看:
1、有些孩子在餓的時候就開始張開嘴,頻繁的舔嘴唇,吧唧吧唧的,看著很好玩,實際上這是寶寶餓了的一種表現;
2、小月齡的寶寶餓了,小嘴會做出吮吸的動作,當家人用手指碰觸口周的時候,他就會把小嘴歪到一邊,順著手指的方向做出急迫的尋覓的動作,普通狀況,這時候寶寶要找東西吃的信號;月齡大的寶寶餓了後,會吮吸自己的手指;
2、吃到奶的時候吃得十分認真,很難被四周的動靜打擾,說明寶寶餓了。
3、每天大小便的次數變少了。如果寶寶吃不飽,拉的屎尿就會變少,主要判斷方法是紙尿褲的數量變化,如果每天使用少於6片,或者說尿尿顏色深的話,都有可能是肚子餓了;
4、變得越來越輕。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寶寶最近體重變少了或者說一直沒有增長,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可能是自己喂奶不夠了,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寶寶吃飽以後會有哪些表現呢?
1、寶寶吃飽的時候,吸吮的速度會變得減慢,而且比較有節奏和規律,寶寶可能這個時候比較心滿意足,有玩耍的成分在;
2、有的寶寶甚至會安然的入睡,寶寶的睡眠質量的也會比較好,一般都能睡2-3個小時,不會經常醒來哭著鬧著找吃的;
3、寶寶的小便量比較充足,一般小便次數至少6-8次以上,顏色是比較清亮的;大便次數也比較合理,一天3-4次,往往是比較軟的那種黃色的大便。
如果家長不懂觀察寶寶,一哭就喂奶,喂養過度以後對寶寶也是會有危害的:
1、大便異常:會導致寶寶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亂,有的寶寶會出現稀水樣便或者是深綠色大便,這是消化功能紊亂的表現;
2、腹脹:孩子會表現腹脹、嘔吐,因為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如果喂養過度,會增加胃腸功能負擔,會出現腹脹、嘔吐的情況;
所以對寶寶尤其是新生兒喂養,一定要採取適合的喂養方式,不要過度的喂養,以免加重寶寶的胃腸功能負擔,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