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出去玩,路上遇到一個很可愛的寶寶,三歲左右長得很好看也很愛笑,可惜一笑就露出了幾顆黑黑的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蟲牙。寶寶媽媽說小朋友喜歡吃甜的東西,一開始只有幾個小黑點,後來就黑的越來越多,就等著換牙的時候把這幾個牙換掉了。
事實上,乳牙不好是會拖累恆牙的。
乳牙齲齒是什麼?
乳牙齲齒是寶寶長牙最普遍、最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含糖食物進入口腔後,在牙菌斑內經致齲菌的作用,發酵產酸,從牙齒表面結構的薄弱處開始,逐漸溶解破壞牙的無機物而產生的。齲洞很容易穿透牙齒表層進入深層,腐蝕牙神經,引起牙痛。
乳牙齲齒有什麼危害?
別以為寶寶一口坑坑窪窪的小牙齒是普遍的現象,乳牙不好是會拖累恆牙的。
1、影響寶寶咀嚼:齲齒破壞了牙齒結構,在牙面形成齲洞,容易嵌塞食物引起疼痛不適;進一步發展會成為牙髓炎等,疼痛劇烈,或者只剩下牙根,反覆發炎,影響了兒童的咀嚼和進食,會對營養吸收和全身發育以及頜骨的發育產生影響。
2、影響恆牙發育:好端端的乳牙變成蛀牙後,就很容易成為細菌入侵體內的跳板,而且乳牙和恆牙的交接班得有一個過渡,如果一顆顆都是蛀牙,剛萌出的恆牙就會被擠壓生存空間,歪歪扭扭地長著,寶寶以後的牙齒就參差不齊了。甚至直接影響相應恆牙的正常發育和萌出,表現為乳牙滯留、恆牙遲萌、恆牙錯位萌出等錯合畸形。
3.影響寶寶臉部發育:由於疼痛的原因患兒不自覺地用健側咀嚼,久而久之,偏側咀嚼就會影響寶寶頜骨的發育,引起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嚴重的會導致兩側面部不對稱,影響兒童的面部美觀。
4.影響寶寶說話:乳牙殘缺不全,上下牙床咬合時閉合不緊,會使寶寶發音受到影響,特別在發一些需要上下牙床合緊才能發的音如「zi」、「ci」、「si」等音時,會因為漏風而發不清楚。
患乳牙齲齒的原因:
1.很多小朋友喜愛吃高糖、高蛋白、高能量的黏性食品,比如餅乾、果汁、糖果等,如果不注意清潔,牙細菌會在牙齒繁殖,加上剛萌出的牙齒並不完善,鈣化程度低,耐酸性差,自然更容易被腐蝕。
2.刷牙的方式不正確、時間不夠長、次數不夠多。
3.寶寶睡眠時間長,唾液分泌少,食物殘渣容易附著牙面。齲齒初期,患兒沒有什麼感覺,僅在牙面溝窩、牙縫處出現有黑褐色或灰白色斑塊或小窩洞。髓著齲蝕進一步發展,侵蝕了牙本質,會發生冷、熱、酸、甜刺激疼痛,當然絕大多數患兒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乳牙齲齒需要治療嗎?
如在齲齒髮生早期,只是牙齒的表層受害,治療簡單易行,一次可作永久充填,要是波及牙體深層,治療就分2~3次進行安撫治療,即對牙髓刺激小,有鎮痛安撫和防腐作用材料作暫時填充,當症狀消失後,再換永久充填材料。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因有些早期齲齒髮生部位較隱蔽。等到發現齲齒或孩子牙疼時,病變很深了。
好的習慣都要趁早養成,清潔牙齦可以讓孩子儘早適應類似刷牙的過程,為以後有一個良好的刷牙習慣打下基礎。待孩子長出乳牙,每次吃完東西後,父母最好用指套或者紗布蘸溫水清潔一下孩子的小乳牙以及口腔內部的牙齦組織,或者喝一口清水,以免使口腔殘留物滋生細菌。
孩子睡覺前也要進行牙齒清潔,需要注意的是,給孩子清理這些殘留物時,不要太過用力,否則會傷害孩子的牙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選用兒童專用牙刷和牙膏,幫助孩子建立刷牙的意識,並耐心教會正確的刷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