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對投資者不友好 配股是一種相對合理的再融資方式

2023-01-12     皮海洲

原標題:並非對投資者不友好 配股是一種相對合理的再融資方式

新年伊始,某券商不超過280億元的配股再融資計劃在市場上掀起波瀾。為此,證監會罕見地在交易時間就上市證券公司公告實施再融資事宜進行答記者問。

證監會表示,作為已上市的證券公司,更應該為市場樹立標杆,提高公司治理質效,結合股東回報和價值創造能力、自身經營狀況、市場發展戰略等合理確定融資計劃及方式,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要統籌平衡,審慎決策,切實維護各類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證監會也會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更好發揮證券公司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

正是基於該券商配股再融資方案受到市場廣泛關注且給市場帶來衝擊的緣故,以至該券商所採取的配股再融資的這種方式也受到了某些輿論的詬病,認為配股是對投資者不友好的一種再融資方式。這真正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配股這種再融資的方式成了該券商融資的替罪羊。

其實,就目前A股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的幾種方式來說,不論是配股還是公開增發或是定向增發,幾種再融資方式都是各有利弊。但相對而言,配股是相對合理、相對理性的一種再融資方式,同時也是一種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再融資方式,因此,配股其實是對投資者非常友好的一種再融資方案。

但任何硬幣都是有正反兩面的。配股這種再融資方式也一樣,需要考慮到融資的力度與融資的時機問題。不然,友好的再融資方式也有可能變成不太友好的再融資方式。畢竟配股是面向老股東進行再融資,也即是需要原有的投資者掏錢,這就需要考慮投資者的承受能力問題。如公布不超過280億元配股方案的某券商,近兩年其股價幾乎被腰斬,長期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該券商卻推出不超過280億元的巨額再融資計劃,要投資者來買單,這當然會招來市場的非議,被視為是對投資者的不友好也屬正常。

不過,儘管如此,人們不能因此否定配股這種再融資方案的合理性,更不能因此否定了配股這種再融資方案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投資者不能因為某券商對投資者的不友好就認為配股這種再融資方式對投資者不友好,就一味排斥配股這種再融資方案,這樣就是因噎廢食了。實際上,配股在幾種再融資方案中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首先,選擇配股是有盈利與分紅門檻設置的,比如,要求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同時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不像定向增發,哪怕企業虧損,哪怕企業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也可以實施定向增發。因此,配股對盈利與分紅的要求,本身就是對投資者保護的一種保護方式,至少虧損企業與「鐵公雞」是不能配股的。

其次,配股將大股東與中小投資者捆綁在了一起。在公開增發與定向增發中,大股東是可以不參與再融資的。但配股不一樣,大股東必須參與配股,並且大股東還必須作出承諾,承諾自己認購股票的數量。如果大股東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那麼上市公司的配股就宣告失敗。所以,上市公司配股,大股東必須帶頭參加,因此,配股是一種將大股東與中小投資者捆綁在一起的再融資方式。

其三,配股是一種代銷的再融資方案,因此,配股允許發行失敗,有發行失敗機制。比如,大股東沒有按承諾來認購配股份額的,則配股宣告失敗。同時,如果代銷期限屆滿,A股股東認購股票的數量未達到本次A股配股擬配股數量的70%,則本次發行失敗。並且發行失敗後,發行企業須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已經認購的股東。

此外,配股的發行價格靈活,通常都相對理性,與市場價相比,出現高價配股的可能性較小。畢竟是向自己的老股東融資,尤其是大股東必須參加配股,所以配股價格高了,容易受到市場的抵制,從而導致發行失敗。哪怕是低於每股凈資產值發行,也是可以接受的,不存在老股東利益稀釋的問題,老股東都是同一比例參加配股,真正是肉爛在鍋里。定向增發則不同,往往是股價到了高位,上市公司會熱衷於定向增發,通過高價增發來多融資。因此,投資者參加配股融資的投資風險要小於增發。

最後,對於配股,投資者擁有三次行使自己權力的機會。一是在配股方案公布後,投資者如果對配股方案不滿意,可以選擇用腳投票的方式,拋售自己所持有的股票。二是在配股方案進行股東大會表決時,投資者可以選擇用手投票的方式,投出贊成票或反對票,如果投資者都反對的話,配股方案也就很難獲得通過了。三是在配股方案正式實施的時候,投資者可以選擇用錢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自己是否參與配股。如果投資者不願意參與配股的人數多了,最終認購的數量未達到擬配股數量的70%,則配股宣告發行失敗。僅就這三次行使權力的機會來說,配股對投資者還是很友好的。如果投資者放棄行使自己的權力,就不能怪配股對投資者不友好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e57c7bcbda631e27db8214d6347bf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