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淺淺】日前,根據工信部發布最新一期《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8批)顯示,在「擬發布新增車輛生產企業清單」汽車生產企業中,蔚來汽車和寶馬與長城的合資公司光束汽車均位列其中,且都被備註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這意味著蔚來已經取得了獨立的汽車生產資質,而寶馬與長城合資的光束汽車也同樣獲得批覆,據悉,光束汽車首款國產MINI純電動車型即將量產。
蔚來已獲獨立生產資質 江淮尾標成歷史
蔚來和江淮的牽手可追溯至2016年,彼時,雙方達成合作協議,蔚來旗下車型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產,尾部需貼有「江淮汽車」標識。2021年,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再度深化合作,江來先進位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江淮汽車占股51%,蔚來汽車占股49%,蔚來汽車還是把「主動權」交給了代工廠江淮汽車。
然而,就在近日,蔚來汽車和江淮汽車先後發布公告稱,蔚來以31.58億元的價格收購江淮汽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以及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築物和設備,不含稅總價約為31.6億元。這讓此前蔚來接盤江淮部分工廠資產的傳言靴子落地。
隨著蔚來汽車進入工信部擬新增車輛生產企業清單,生產資質進入公示期,也意味著,造車九年的蔚來終於拿到了獨立生產資質,結束了和江淮汽車長達8年的代工歷史,而蔚來汽車之後的尾標也將從「江淮汽車」變成「蔚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購了江淮蔚來工廠,並拿到獨立造車資質後,蔚來汽車也能夠進一步降本增效。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此前透露,如果蔚來的汽車完全由自己製造,製造成本將下降10%。據悉,近些年,蔚來汽車向江淮汽車支付的代工費用正在逐年遞增,數據顯示,2018至2022年,蔚來汽車分別向江淮汽車支付代工費用2.23億、4.41億、5.32億、7.15億及11.27億元,這對於本就處於虧損的蔚來汽車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因此,從長遠來看,獲得獨立造車資質對於蔚來汽車頗為重要。
國產純電MINI實車即將量產 配「光束汽車」尾標
除蔚來之外,光束汽車現身工信部「擬發布新增車輛生產企業清單」也比較值得關注。跨國豪華品牌與國產自主品牌合作造電動車的例子並不少見,例如,奔馳與吉利合資的Smart。如今,Smart的競爭對手,MINI也終於迎來了國產電動化的曙光。寶馬與長城合資的光束汽車苦等四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正式開始造車了。此外,近期,全新MINI Cooper三門版純電動車型的街拍照片於網絡上曝光,與街拍照片一同曝光的還有一張相關銷售人員的評論回復圖片。銷售人員表示,MINI純電動車型將於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基礎版車型的指導價格可能在20萬元以內。
然而,早在去年9月份,奔馳與吉利合資的Smart就已經正式交付。國產電動MINI的姍姍來遲,可以說是確實錯過了國內電動車井噴發展的黃金時期,極大可能面臨著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那麼,光束汽車此時推出的純電動MINI車型,究竟是否有奮起一戰的底氣呢?
對此,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秘書長林示表示,國產全新MINI電動車相較於Smart來說是有一些競爭優勢的。首先在品牌方面,MINI在國內的知名度是比Smart要強的,MINI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至今歷史長達64年,反觀smart,誕生不過25年。這一知名度反映在銷量上也清晰可見,2022年,MINI品牌在華交付28746輛,smart累計交付不過9026輛。
再者,全新MINI Cooper三門版純電動車在MINI的平台上開發,延續了MINI品牌的基因,是一個擁有純正寶馬血統的車,這使得MINI油車的駕駛習慣得以保留下來,這對於有MINI品牌崇拜的人以及更關注車輛駕駛感受的人來說更願意接受。而Smart更多的還是在吉利的平台上設計開發的,駕駛感受更接近于吉利的車。
最後,從價格上來看,寶馬與長城合作的MINI車網傳價格是在20萬元以內,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因為油車MINI就在20萬元以上,這使得買車的人會在價格上與油車進行對比,從而在價格上更傾向於電動MINI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