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座無柱車站來了!就在13號線一期

2024-01-17     成都地鐵

原標題:成都首座無柱車站來了!就在13號線一期

成都首個大跨度中庭無柱弧形拱頂車站

相當於6.5個大型足球場的大小

施工技法開創全國先例

線路將打造多座重點藝術站

有望成為市民新晉「網紅」打卡地……

新年伊始

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令人眼前一亮

展現出軌道建設的活力

這條線路及站點有什麼「秘密」?

今天,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是市域快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瓦窯灘站,止於龍安站,全長約29.07公里,共設車站21座,全部為地下線。

目前,20座車站已封頂,區間土建施工已完成86%,3000餘名建設者正有序推進軌道及車站站後安裝裝修工程,以「加速度」起跑「拼經濟」,展現出軌道與城市融合發展的強勁勢頭。

位於成龍大道與錦江大道交叉路口,走進正在建設中的幸福梅林站,一座地下兩層車站映入眼帘,車站基坑平均深度約30米,相當於10層樓的高度。據施工人員介紹,車站為12米島式車站,主體總建築面積為47833.4平方米,相當於6.5個大型足球場的大小。

幸福梅林站弧形拱頂結構內景

進入幸福梅林站站廳層,可以看到,這個車站的頂部微微隆起呈為曲面,環顧站廳四周,竟看不到一根中柱。據該項目設計單位負責人介紹,該車站是目前全國軌道交通在建項目中最大跨度的中庭無柱弧形拱頂車站,採用大跨度無柱弧形拱頂,工藝要求極高。

幸福梅林站弧形拱頂結構內景

之所以採用「無柱設計」,一方面,受地形限制,車站軌面埋深較大,若按傳統平板車站設計需增設一層車站結構,因此採用無柱設計可有效節省工程造價投資。另一方面,因為弧形拱頂特有的拱形效應,能減少無柱大跨結構對車站頂板厚度的影響,能夠進一步增大車站空間。

「隨著時代發展,地鐵車站施工工藝日趨成熟,簡約、美觀、新穎成為了大部分車站選擇的風格。目前大部分車站均採用框架結構,與之相比,弧形拱頂結構新穎而富有韻律,更有特色,且受力安全,還能實現節能環保。」項目負責人表示。

「無柱設計」雖然獨特,但也向施工作業提出了巨大挑戰。在沒有立柱支撐的情況下,保證拱形頂的穩定性是項目施工的關鍵。

「項目建設沒有先例可以學習借鑑,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該項目負責人說,「面對『零基礎』,就從頭開始探索前進,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任何經驗,就在正式施工前留足時間,組織專家科學論證,反覆琢磨方案。最終,經過三個月時間,最佳施工方案出爐;在施工過程中,軌道建設者們通過反覆探討和多方嘗試,進一步確保工程的安全和穩定。」

幸福梅林站於2020年10月22日打下首鑽開始施工,因項目地屬膨脹土層地帶,分布著素有工程「攔路虎」之稱的黏性土,土質遇水易膨脹變形,失水會收縮開裂,性質極不穩定,加之基坑較深,無疑給基坑開挖造成了很大困難。

幸福梅林站施工場景:側牆模板支設加固

為了保持基坑土體的穩定性,建設者通過在基坑側邊注漿架設鋼支撐,增加鋼支撐數量,對基坑內部加固處理,並聘請第三方監測機構24小時全天候監測土體變形情況,有效確保了基坑開挖安全。

幸福梅林站採用明挖拱型建造技術:基坑開挖後,從下往上施工車站結構。拱形頂的受力,一般都集中在兩側的拱肩上,兩側的牆體相當於兩個支座,起到支撐拱肩的作用。普通地鐵兩側牆體的厚度僅0.8米,為了增強牆體的承重力,建設者將牆體厚度增加到了1.6米,其承重力提升了兩倍。

幸福梅林站施工場景:弧形拱頂頂板鋼筋綁紮

在弧形拱頂施工過程中,建設者也加大運用多種科研技術成果,加強技術質量管理。充分運用「一種重物舉升用升降裝置」等多項國家新型專利、省部級工法,助力質量控制提升,提高裝配式綜合支吊架安裝效率;運用BIM技術搭建模型,精準計算出各部件數量及受力程度,確保了整個支架體系的穩定性,達到了臨時支撐的作用;通過建立分級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樣板引路,制定各工序工藝的施工標準,確保將項目建設成為工藝精細、安全可靠的品質工程。

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整體是一條以展示天府文化資源為主的線路,有杜甫草堂、文翁石室、青羊宮等。作為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的重點藝術車站,未來幸福梅林站將以「高顏值」正式亮相。此外,13號線一期根據站點周邊的豐富文化資源,將打造多座重點藝術站。

工程示意圖,僅供參考

「一個地鐵站就是一個成都文化展現,怎樣把文化帶入到地鐵場景,以一種高雅藝術、直觀的手法呈現在市民面前,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該項目設計負責人表示,「在保障市民乘客安全出行的基礎上,我們先後探索建成『一站一景』、『一線一主題』等線路,金沙博物館站、熊貓大道站等多個『網紅』地鐵車站,深受社會各界和市民乘客的好評與喜愛。不負市民期待,13號線一期的城市級重點藝術站杜甫草堂站也將在未來驚艷亮相。」

目前,成都軌道交通工作日日均客運量已超600萬人次,作為承載著市民生活和日常出行的公共運輸載體,傳承城市歷史、傳播城市文化、展現時代潮流,既是成都軌道交通的責任與擔當,也是滿足市民對美好幸福生活期待的需要。隨著成都軌道交通13號一期線路的開通,線路將加強龍泉驛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繫,連接杜甫草堂、青羊宮、幸福梅林、三聖花鄉等景點,串聯沿線高校,不僅有效提高區域網絡的通達性,也將有望成為市民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撰稿|

校對︱木 木廖小川

責編︱陽彥瑾

往期推薦

01

速看!下月起,乘坐軌道交通注意事項有變化

02

「101次司機呼叫」,他們獲獎了!

03

探秘「智慧建設」!27號線一期修得咋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59d46c9b95c0eba484833b1cd9a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