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謝德剛,做Ai教育的拓荒者

2022-10-18   芥末堆看教育

原標題:對話謝德剛,做Ai教育的拓荒者

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與此同時,人工智慧技術也在全方位地重塑著傳統的教育模式;為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為教學組織形式、知識獲取方式、教師角色定位、教育評價模式等帶來重大變革。

筆者邀請到了江西風向標智能科技的聯合創始人謝德剛來分享他的創業故事,希望透過這些文字讓更多的人看到國內人工智慧教育的技術現狀和發展前途,也讓更多的人對國內的教育未來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問:之前您在全美測評軟體公司(ATA)擔任主管研發的副總裁,後來創業在風向標做技術總監。能詳細介紹這兩段經歷之間的關係麼?

答:之前在全美,我工作的重點是研究和開發基於計算機的人才測評技術,先後主持研發了ETX、DST、RET等核心技術,取得了交互式測評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均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我們先後服務的客戶包括國家政府部門、全國行業協會、跨國公司以及世界著名的考試認證服務機構如ETS,英國劍橋考試局等。我們的一些產品用8種語言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得到了部署,其中一款考試系統平台每年服務的考生數超過了數千萬。也正是這段經歷和行業的積澱促成了我後來加入風向標創業團隊。在風向標我們的主業圍繞初高中教育展開,為全國的初高中學校和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務。教育這塊既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專長。

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AI教育探索的?

答:2016年。AlphaGo事件宣告了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也深深地觸動到了我。如何真正實現個性化的因材施教方法一直困擾了我很多年,一直沒有答案,是人工智慧讓我看到了新的希望。所以,當我確認了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前景之後,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向AI教育方向轉型。

問:最早嘗試探索的項目是什麼?

答:一開始我們就嘗試了研發AI自動化解題的項目,這是一個同行們很少人敢涉足的領域。所以,一上來我們就是「地獄模式「。

問:為什麼這樣選擇?能否詳細談談?

答:AI教育是一塊處女地。我自己喜歡從最難啃的骨頭開始,這樣能快速地找到自己的極限和瓶頸在哪裡。事實上AI自動化解題在整個AI教育的技術領域是一隻下金蛋的雞,我們後期所有的技術成果都來源於此。對於理科科目的自動化解題,比如數學。首先要讓代碼讀懂題目的題意和求解的問題;然後涉及到題目的邏輯運算功能,進而準確地將題目的運算步驟和答案呈現出來;這幾乎是AI教育領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儘管一開始有心理準備,但還是低估了它的難度。不過,東方不亮西方亮,儘管我們沒有完整地解決好自動化解題的問題,但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後期的其他項目中這些技術成果都逐漸地落了地。比如我們現在成熟的試卷智能化自動拆解、多學科的題目標籤的自動化標註、試卷的智能批改功能等,基本都是依託於前期AI自動解題的研究成果轉化來的。

問:如何評價你們自己的技術在同行中的地位?

答:不敢說我們擁有最好的AI教育相關的技術水平,但是我們在落地成果的技術領域裡,目前還沒有發現比我們做的更好的。在試卷拆解、題目語義理解、標籤標註、自動評閱、圖象識別等領域,我們已經積累了30多項行業技術發明專利,也培養出了一批精幹專業的技術團隊。現在有數千家合作學校的師生每天都能在日常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用到我們的服務。比如說某些學科主觀題目的自動化試卷評閱已經能超過普通老師的閱卷水平。當然我們仍把自己定位一個初創型的創業公司,在AI教育領域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我們去不斷拓展。比如智能組卷、九大學科的題目標籤自動標註、學生學習能力的用戶畫像、個性化的題目推薦等等。

問:我注意到,教育這個行業也會有一些體量更大的競爭對手,您覺得你們的優勢在哪裡?能否持續保持下去?

答:如果只是看公司人數和資金體量的話,確實我們有一些比較強的競爭對手。但是AI教育是一個市場體量足夠大,而且仍然處在成長期的行業。而且目前我們在很多細分的技術領域已經保持了一定的優勢,同時我們已經培養出了一支高效精幹的技術團隊。在可預見的很長時間內,通用的AI技術還很難實現,這就意味著很多領域裡面的AI技術與本領域的知識有強相關性,所以先發優勢很容易積累起行業的勢能,就像飛輪效應一樣。我們很有信心。

問:您如何看待AI教育模式在整個教育行業中的作用?

答:任何技術都只是一種工具手段,不管採用什麼技術手段,我們的目的都是為教育助力,為教師學生服務。因材施教、個性化教育是公平教育的基礎,長期以來受限於教育模式和教育硬體技術無法實現。而AI教育則在這方面提供了無限的可能。通過AI教育讓每個人能接受到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將會是教育行業中具有顛覆性作用的模式,這也是我們的夢想所在。

問:「雙減」政策的實施,有沒有動搖過你們的信念?

答:恰恰相反。實話說,「雙減」政策的出現確實對整個教育產業的格局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而我們的努力方向是用技術為教育賦能,是直接服務於公立學校教育的,也順應了國家推動智能化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的趨勢導向。這反而給了我們更強的政策信心,說明了我們的事業是真正符合國家和人民需求的事業。

問:那您對AI教育的未來,還有什麼更遠的展望麼?

答: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對教育有著幾千年的重視傳統,根植在我們的精神之中。而我們這一代人也直接受益於教育,未來整個國家和民族能否保持著競爭力和上升的希望也離不開公平的教育。所以,我相信在我們以及更多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AI教育必然會逐漸壯大,並且深刻地改變教育的模式。讓我們老祖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夢想成為現實。我們所做的只是用技術手段為國家的教育事業盡幾分綿薄之力。如果將來有更多的人因為AI教育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我們就會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

作為在AI教育領域拓荒的先驅,謝德剛先生和其他風向標創業元老們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如今風向標智能科技已經成為國內AI教育行業的翹楚,服務著數千家的初高中的學校的師生群體,踐行著用科技賦能教育、助力區域和學校治理現代化的信仰。他們立足學校教育主陣地、助力國家「雙減」政策落地;肩負著推動數字化教育生態良性發展、助力師生減負增效的重任。

在AI教育領域,他們是勇者,但並非孤者。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一群願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汗水為中國的教育事業默默耕耘的人,我們有理由對AI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