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大咖雲集學術盛宴,共議基層心律失常防治新策略

2022-01-29     安趣網

原標題:權威大咖雲集學術盛宴,共議基層心律失常防治新策略

權威大咖雲集學術盛宴,共議基層心律失常防治新策略

《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基層版)》全國巡講啟動會隆重召開

2022年1月21日,由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基層版)》(以下簡稱《基層版共識》)全國巡講啟動會隆重召開。國內心律失常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悉數出席,聚焦室性心律失常這一臨床最常見心臟疾病的最新基層版共識雲端對話,共議防治新策略。

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現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德嘉教授和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從新教授分别致開幕辭。

學會領導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對於基層醫院的醫生來說相對棘手,且基層醫院和三甲醫院的治療情況具有不同特點。因此,如何實現分級診療,使基層醫生能篩選出高危人群,掌握室性心律失常診斷和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此次《基層版共識》的編寫和發布對我國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意義重大。在保留常規版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等特色的同時,《基層版共識》緊密結合基層衛生機構具體情況,重點介紹了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診斷和治療對於其診治方案,該《基層版共識》多以流程圖和表格形式表達,充分體現了其實用性和科學性。

全國基層巡講,透視基層治療的關鍵問題

基層醫療機構應是心血管疾病預防和治療的主要場所,是心血管疾病管理成敗的重要環節。與一些大城市中的心臟中心相比,基層醫院的醫療資源配備相對貧乏、醫技力量較薄弱。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手段方面,尤其是當前正在開展的一些較為複雜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基層醫院尚不能廣為開展,需要轉診至大的心臟中心診治。因此,加強基層醫院醫生對室性心律失常風險的認識,開展其規範化治療技術培訓至關重要。

黃從新教授指出,室性心律失常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室速和室顫可危及患者生命,即使是對於大的三甲醫院的心血管內科醫生來說,處理時有時也有一定的難度

《基層版共識》執筆人、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曹克將教授表示,《基層版共識》巡講活動將於今年3月起正式在全國啟動,歡迎各省的專家積極參與,共同為基層醫生搭建室性心律失常規範化診治培訓平台,全面提升基層醫院診療水平,以減少心臟性猝死風險,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

提升基層醫院醫生室性心律失常防治能力,要給一線實在的乾貨

遇到室性心律失常,基層用藥如何兼顧安全有效?

基層醫療機構在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後,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處理風險較大的室性心律失常?基層醫療機構條件較為有限,因客觀因素制約,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設備技術不足以支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就診需求。大多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在設備配置和使用上存在困難,因此藥物成為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選措施。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艷敏教授和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鳳祥教授分別在《基層版共識》中就基層醫生如何應用抗室性心律失常藥物問題做了相關闡述。

目前基層醫院應用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室性心律失常情況如何?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具有致心律失常和心臟外副作用,尤其是對那些既有快同時又有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應用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風險大,這種情況對於基層醫生來說是一種挑戰。

與會專家表示,儘管當前室性心律失常的非藥物治療技術迅速發展,但藥物仍是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石。此次《基層版共識》推薦位列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參松養心膠囊為臨床治療室性早搏的藥物。參松養心膠囊具有快慢兼治、雙向調節的獨特功能,成為竇性心動過緩合併症狀性室性早搏的最好選擇。對於心力衰竭合併室早的患者,參松養心膠囊在減少室性早搏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

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礎及相關研究結果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和《基層版共識》將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室性早搏作為IIa-A級推薦

提升基層醫院醫生室性心律失常防治能力,要給一線實在的乾貨

基層醫生肩負著對我國室性心律失常及其導致的心臟性猝死患者的摸底篩查、基本醫療、門診隨訪、健康教育、轉診轉院等一線重要工作任務。重視他們的需求,及時提供室性心律失常診治的先進科學技術知識,有助於他們做好這些工作。在全國巡講的啟動會上,《基層版共識》的編委會專家們對該書的的相關章節進行了詳細闡述。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華偉教授指出,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約有54.4萬例患者,其中多數由於發現過晚和救治不及時死亡。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有猝死風險的患者死亡率高。因此,加強基層醫院醫生在心臟性猝死方面知識的教育和心肺復甦的培訓十分重要。

快室率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和顫動是心臟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對病人的危害最大。北方戰區醫院王祖祿教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明龍教授、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蘇晞院長和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楊兵教授等分別對上述不同類型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分層、診斷與治療作了介紹。他們認為,對危及生命的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應採取積極措施儘快挽救生命對非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需要更多考慮治療措施本身的安全性,過度治療反而可導致新的風險。非根治的治療措施心律失常易復發,應在糾正心律失常後採取預防措施減少其復發。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洪葵教授提到,《基層版共識》形式新穎,如遺傳性心律失常綜合徵等章節內容多以診治流程圖和推薦表格形式呈現,基層醫生可以快速找到相關室性心律失常的處理策略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人民醫院鄧新桃副院長作為基層醫院的醫生代表發言,他動情地說,基層醫生只有不斷更新觀念、知識,才能把患者留在基層。關於這方面,同質化心律失常的診療水平是問題關鍵,也是實現我國分級診療的重要途徑。《基層版共識》在內容上與國際指南高度接軌,編寫形式貼近基層醫生的診療實踐,作為縣域醫療機構的一分子,非常期待全國巡講的開啟,也非常希望廣大基層醫生都能得到實惠。

啟動大會採取線上直播形式。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楊傑孚教授、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王景峰教授、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陳柯萍教授、宿燕崗教授和湯寶鵬教授等學會領導與編寫《基層版共識》的多位知名專家在線對話,分享室性心律失常研究的新成就、新進展,共同探討《基層版共識》的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明龍教授擔任大會主持並作了會議總結。

此次《基層版共識》的全國巡講活動將惠及百城千縣,必將極大推動我國基層心律失常診療水平的提升,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基層版共識》的多位知名專家在線對話,分享室性心律失常研究的新成就、新進展,共同探討《基層版共識》的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明龍教授擔任大會主持並作了會議總結。

此次《基層版共識》的全國巡講活動將惠及百城千縣,必將極大推動我國基層心律失常診療水平的提升,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19771137_41117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