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擁有治癒力的紀錄片,即使劇透也好看

2022-01-27     一夜美學

原標題:5部擁有治癒力的紀錄片,即使劇透也好看

疫情在年關時踢來臨門一腳,身邊很多朋友都遺憾無法返鄉,豆瓣最近有人發起話題#你為獨自過年做的準備,已經有了高達 969.6 萬次的瀏覽。留在異鄉過年,遠離七大姑八大姨的喧囂,或許反而給了大家一些可以自己做主的時間和空間。疫情開始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內心,借著世界暫停調整自己的情緒,慢慢找到獨處時的充盈。在年前最後一周,我從收藏夾里找來幾部這兩年的紀錄片,它們在疫情時代帶來不急不緩的治癒力。

01

《地球改變之年》

-

《地球改變之年》,豆瓣評分 9.2

疫情開始後,人類的生活陷入混亂,這或許會讓我們誤以為整個地球都在經歷非常糟糕的兩年。不過,打開 Apple TV+在去年世界地球日播出的這部紀錄片《地球改變之年》,會發現這個暫停期成為了大自然生態恢復的悠長假期,就像紀錄片的台版譯名那樣——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

點擊播放《地球改變之年》預告片

《地球改變之年》從 2020 年 4 月就開始籌劃,全球五大洲的 160 個團隊參與合作,用無人機拍攝了 30 多個城市的那時那刻。紀錄片背後參與人數眾多,但在視頻中很少有人出現,少了人類干擾的大自然流露出它的魅力。

擔任紀錄片配音的是自然史學家兼 BBC 金牌廣播製作人——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他說:「當我在家中,看見企鵝竟然在馬路上行走、鯨魚以新的碰頭方式溝通,不能出門的我得到了從未有過的療愈慰藉。」

和大衛·愛登堡一樣,很多人在這部紀錄片里都收穫了感動。

奈良的街頭空無一人,小鹿們失去了平日被投喂的米餅。當人們正要為它們的生計發愁時,卻發現小鹿們走上街頭,走了 2.5 公里,回到最初覓食的地方,在草地上、樹木間沐浴著陽光,品嘗著最適合它們的天然食物。事實也證明,當遊客和米餅消失後,奈良鹿群的毛色和健康度反而提升了。

當人類居家隔離,不必要的旅行減少,遊客幾乎消失後,動物們終於成為了自然的主角。企鵝不用等到太陽落山,遊客走後才敢穿過沙灘給幼崽喂食;母豹給幼崽傳出的聲音信號也不再會被圍觀狩獵的汽笛聲干擾;鯨魚同樣能更快傳遞信號,不再受遊輪聲的擺布。

動物們小心翼翼又驚喜地發現,當人類缺席後,自己正重新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

對於人類來說,景色的變化也是驚人的。當交通污染驟降,空氣變得清新,一位印度的攝影師驚訝地發現他們可以清晰看到不遠處的喜馬拉雅山,這是自然在這個間歇期給人類的饋贈。

有觀眾說,這就像「神做了個測試,實驗結論如下」,《地球改變之年》只是誠實紀錄了變化的發生,但看完紀錄片,我的內心多多少少變得羞愧。在爭奪生存空間這件事上,動物毫無還手之力,人類「禁足」的這兩年,它們反而獲得了輕鬆。

《地球改變之年》並沒有感激這場疫情災難,但從這樣一個暫停期里,我們可以總結的太多,只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出行、污染、破壞,都可以為自然帶來驚人的改變,自然比想像的還要動人。人類因為疫情按下暫停鍵的日子,成為了大自然的悠長假期。

點擊播放字幕組翻譯的《地球改變之年》,也可在 Apple TV+官方平台觀看

02

《浮生一日 2020》

-

《浮生一日 2020》,豆瓣評分 8.0

回鄉的飛機上,不同的人踏上同一歸途,在機艙昏黃的燈光下,打開《浮生一日 2020》,氛圍似乎剛剛好。

點擊播放《浮生一日 2020》預告片

2010 年,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 YouTube 邀請全世界的網友用鏡頭記錄下 2010 年 7 月 24 日這一天發生的事,近 4500 小時的視頻最後剪輯成 95 分鐘的《浮生一日》。10 年後,意想不到的是,2020 整個世界被疫情的陰霾籠罩,《浮生一日 2020》也因此更有深意,難以復刻。

來自 192 個國家和地區的 324000 個視頻被挑選剪輯成 90 分鐘的《浮生一日 2020》,這一天是 2020 年 7 月 25 日,紀錄片從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孩子們降生開始。

根據 Worldometer 的統計,每天都有 30 多萬嬰兒降生在世界上,出生這件事相同,《浮生一日 2020》里接下來的生活則各有不同。

小姑娘在農場裡追著逃跑的羊,小伙子在這一天挑戰看到 7 趟火車;有人接吻、結婚,有人求婚失敗,有人說「漫天的風箏,也比不上(身邊)騎著單車的這個人」。

有人因為居家隔離無聊跑到樓頂做仰臥起坐,有人給家裡的蜘蛛挨個兒起名,有人拍下隔離酒店的日常,有人正在遭受嚴重的水災,醫護人員正在為人類戰鬥。

即使被疫情限制,在遼闊的地球上,人們的生活依然是極其豐富的。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轉場是在嘈雜浩大的抗議遊行之後,鏡頭突然安靜,轉向好萊塢山上做瑜伽的人群。這就是「浮生一日」,悲歡毫不相同。

全片最讓人唏噓的是一位母親,在《浮生一日》第一部里,她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愛賴床的兒子,「他是我的快樂源泉」。而十年後,鏡頭中再出現的只有骨灰盒,男孩 Alex 因為新冠引發的併發症去世,永遠待在了家中,十年生死兩茫茫。

《浮生一日》的台版譯名是「活在這一天」,港版譯名則是「一日人生」,雖然意思一樣,但「浮生一日」在意境上還是更勝一籌。浮生若夢,在時間長河裡,人類浮生短暫,一日更是極小的刻度,正因如此,才更應該珍惜重視每一天。

還記得你在 2020 年 7 月 25 日那天做了什麼嗎?

點擊播放《浮生一日 2020》(選擇 2020 按鈕),或在 YouTube 官方平台觀看。

03

《親愛的楠溪江》

-

情緒美術館自製紀錄片《親愛的鄉土》第一季《親愛的楠溪江》

藝術家跑到鄉村裡進行一波藝術創作,這事並不算新鮮,不過《親愛的鄉土》這部紀錄片的第一季選擇了有完整唐宋風貌的楠溪江古村,邀請了幾位不局限在繪畫形式的藝術家,他們與古村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讓《親愛的楠溪江》靈動起來。

《親愛的楠溪江》在騰訊新聞和騰訊視頻播出,情緒美術館的視頻號則分享了這部紀錄片的 1-3 分鐘的精彩看點。

用藝術致敬鄉土,這是中國首部藝術駐村紀錄片。《親愛的楠溪江》邀請了 5 位藝術家駐村生活體驗,以新鮮的生活為靈感創造新的藝術內容,他們用都市的、當代的視角去觀察綿延千年的鄉土文化,用自己拿手的藝術形式與楠溪江的民俗民藝交流碰撞。

幾位藝術家的選擇清新脫俗。第一位登場的法國大廚曉松 Gill 不畫畫、不做裝置,與當地的美食匠人們合作了一頓舌尖上的藝術。艾美獎鼓手文烽、游吟音樂人歡慶則從音樂上與楠溪江對話,潮流藝術家黃玉龍、壁畫家陸毅都為村子裡帶來了融洽的新視覺。

不同於上帝視角的村落介紹,在這部紀錄片里,幾位駐村藝術家就是片中主角,鏡頭誠實地記錄著他們的探索發現與情緒變化,螢幕前的我們和鏡頭中的藝術家一樣,作為初次進村的陌生者,去完全感受和自主選擇。

紀錄片里的藝術創作也不懸浮於村落上空,都有著落於實處的人文之美。法國大廚凌晨起床跟著做素麵的師傅學手藝;歡慶與村中的留守兒童合作,帶來方言版的《憶江南》;潮流藝術家黃玉龍用竹筏載著巨大月亮溫暖古村裡留守老小的心;文烽與當地永嘉亂彈的表演者一起玩即興,新舊交融;壁畫家陸毅則帶來了手繪的奧特曼門神,以不傳統的方式致敬傳統文化。

《親愛的楠溪江》拍攝於明麗的夏日,山水絕佳的楠溪江在這部紀錄片里不動聲色地展現出太多驚艷時刻。雨中石橋,河中泛舟。在這部紀錄片里,不僅有藝術家的創作,也有大自然的藝術手筆,還有千年來當地村民的民藝傑作,藝術性是多重的。

陸毅在《親愛的楠溪江》中說自己找到了和村子對話的正確的語言,其實這部紀錄片里的每個藝術家都在他們的藝術駐村之旅中找到了藝術和村落之間相連的那條細線。

點擊播放《親愛的楠溪江》第1集:當素麵遇到西餐

點擊播放《親愛的楠溪江》第2集:當古詩遇到古音

點擊播放《親愛的楠溪江》第3集:當潮流藝術遇到傳統工藝

點擊播放《親愛的楠溪江》第4集:當即興搖滾遇到永嘉亂彈

點擊播放《親愛的楠溪江》第5集:當門神遇到奧特曼

04

《寧靜的世界》

-

《寧靜的世界》,豆瓣評分 9.3

難以預料的是,在後疫情時代,即使腳步放緩,996、內卷這些令人焦慮的潮水還是洶湧而過,情緒問題、失眠問題被反覆提及,而一部分人在《寧靜的世界》這部紀錄片里找到了緩解方式。

點擊播放《寧靜的世界》預告片

《寧靜的世界》是冥想、助眠類 APP「Calm」製作的一部催眠放鬆紀錄片,一共十集,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題,包括了動物、食物、手工藝等治癒的題材。這部紀錄片 2020 年在 HBO Max 播出,後來被嗶哩嗶哩引進,陪伴國內觀眾睡幾個好覺。

《寧靜的世界》的優點很突出,從聲音上就穩贏一大截。基努·里維斯、凱特·溫斯萊特、妮可·基德曼、劉玉玲……每集一個頂級聲音陪伴你入眠,第一集「珊瑚城市」就是由大家熟悉的好萊塢華裔影星劉玉玲擔任旁白,她會帶著你從印尼的群島潛入水下城市。

不過,人聲分布得並不密集,海水汩汩涌動的聲音、珊瑚礁的動靜、魚群的聲音等也是聲音線上的主角,有人形容《寧靜的世界》是優質的寫稿背景音,很多人打開三分鐘就困意襲來。

作為一部紀錄片,《寧靜的世界》畫面也精美宏大,光是查看每一集的封面,都能讓眼睛放鬆片刻,很多動態的畫面也忍不住會循環看上好多遍。

除了畫面和聲音,在《寧靜的世界》里,許多事情本身也是一份小小的治癒。比如這隻海龜就找到了它的「海中水療館」,趁機小憩,調整身心。《寧靜的世界》或許也能成為你的線上療愈館,視覺和聽覺都有「小魚」來幫你清理疲憊和焦慮。

點擊播放《寧靜的世界》,嗶哩嗶哩可看全集。

05

《紀實72小時 能登半島·櫻花盛放的無人車站》

-

《紀實 72 小時》是日本 NHK 的一檔紀錄片節目,每集一個題材,連續拍攝 72 小時,採訪若干普通人。這檔紀錄片一直感動常在,而 2021 上映的《能登半島·櫻花盛放的無人車站》這一集更為治癒。

能登半島在日本石川縣北部,是向海延伸出百來公里形成的半島,海灘風光迷人。89 年前,為了慶祝鐵路開通,當地人在能登鹿島站兩側種下了櫻花樹。不過由於人口流失,到昭和中期,鹿島站已日漸蕭條,只在櫻花盛開之時才會迎來很多人。

為了孩子們上學方便,也為了海邊櫻花的浪漫,當地人還是堅持著在無人問津之時默默守護著這些櫻花樹,世代相傳,「大家一起合力維護車站,為了不讓車站消失」。

《紀實 72 小時》採訪了來到這裡賞櫻的人群,職場人通過賞櫻緩解新一年工作的疲憊,77 歲的老人在這些櫻花樹下想起自己的初戀,95 歲的老人從養老院請假特地來能登半島賞櫻,丈夫在結婚紀念日這天帶妻子來看櫻花製造驚喜。

「每年不變的櫻花,像鏡子一樣映照出了人們如今的心境」,有一位曾是醫生的癌症患者說,自己正在享受人生。「人們來此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似乎都期待著春天的到來。」

隨著疫情和時代變化,也許還會有更多角落變成這樣的「無人車站」,希望我們都不要錯過掉落的花瓣。在這個艱難的時代,「還能看到櫻花真好啊」。

點擊播放字幕組翻譯的《紀實72小時 能登半島·櫻花盛放的無人車站》

圖片來源:紀錄片截圖、Apple TV+、情緒美術館

來分享你的治癒系書影音~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他做了七年的故宮「看門人」,她造了一座十萬人走進來的城

跟著Netflix這部旅行紀錄片,住進蛇的肚子、奢華洞穴、沙漠隱形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19480453_74500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