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 走,到小島去! 「科旅中國」微紀錄邀您共赴花鳥之約

2023-08-17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預告| 走,到小島去! 「科旅中國」微紀錄邀您共赴花鳥之約

預告| 走,到小島去! 「科旅中國」微紀錄邀您共赴花鳥之約

夏日,向小島去,向海邊去,向花鳥深處去。

七月,中國國家地理營地向東海而行,以「自然科學」為內核,開啟一場人文與自然的深度探訪,一條有趣有料的科旅線路,一程智慧與勇氣的尋覓之旅,一次跨越時空的詩意相逢。

花鳥為友,山海為鄰。嵊泗花鳥島上,我們與科旅體驗官們一道,發現、對話、探究、體驗……而這些關於小島今昔與生靈萬物的動人華章,最終將以微紀錄的形式忠實呈現。

初秋,「科旅中國·嵊泗花鳥」系列紀實視頻即將上線。請與我們一起,到自然中去,到小島上去,到妙趣橫生又深邃神秘的沉浸式科學旅程中去。

PART 01

小島,你好

花鳥島,中國國家地理與舟山嵊泗縣合作的起點。今年五月,舟山市「小島你好」主題大會上,雙方攜手,共同簽訂嵊泗海島主題營地戰略合約。

自嵊泗花鳥始,向星辰大海去。

雙方將以花鳥島為起點,展開科普內容挖掘梳理、體驗線路深度開發、科學藝術裝置設計落地等一系列合作,以科學性與趣味性兼具、權威內核與美學體驗並包的科旅內容,豐富在地文旅業態構成,為花鳥、嵊泗乃至舟山群島的海島文旅產業發展,提供創新思路與極致產品。

以小島文旅產業發展,激活海島經濟振興,正是嵊泗共富行動目標之一。

過去十年間,隨著「美麗經濟」模式逐步推廣,嵊泗縣花鳥島已從一個地處外海、常住人口不足800人的偏遠小島,發展成為以綠色生態為依託、以燈塔景觀為特色的海島旅行目的地。

如今,不滿足於網紅海島傳統單一的發展模式,嵊泗正通過差異化發展路徑,賦予海島游以紮實內容與深刻內涵,走出一條獨具一格的科學探索之路。

而對於致力於「打造國家級文旅IP」的中國國家地理營地而言,在地的地理差異性,正是其深入挖掘本土自然地理與歷史文化,建設內容驅動型科旅體驗產品的出發點與立足點。

「從家鄉到遠方,從故鄉到他鄉,核心吸引我們的事情就是差異性。」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在簽約儀式上表示,要構建一處理想的旅行目的地,就是要精準把握在地特性,並做出科學的、藝術的表達。

越是難得一見的遠方,越值得一次深行。

PART 02

花鳥,深行

這份深行之路,團隊背後的摸索,堅定而綿長。

過去三年間,在科學傳媒和大自然觀的統領下,營地團隊經由一個個各具特色科旅體驗產品的落地、生長,不斷推進著從發現美、記錄美、傳播美到體驗美的發展歷程。

從北京總部營地的城市自然花園,到山東淄博營地沉浸式地理互動館,從陽山超級營地的萬畝桃園,到西藏無邊界自然導覽線路與自然中心策劃……潛心研發與打磨後,一個包含內容挖掘、線路開發、空間營造、自然體驗等核心模塊的輕量化、專業化產品體系已初步形成。

此次嵊泗海島營地以體驗線路和科旅紀實短片等形式先期落地花鳥島,是一次科學權威品牌對海島文旅業態的深度賦能,更是一場關於「獲得感」的雙向奔赴:

前往海島的旅人將告別「見海而不懂海」的打卡式觀光,獲得一場富含知識與趣味、美學與人文的科學旅行。

創新科旅項目的獨特吸引力,也必將持續激活小島文旅業態,推動海島人民文化自信提升與幸福感獲得,助力實現海島共富的目標。

未來五周即將持續發布的五組短片,將忠實地記錄四位科旅體驗官如何以腳步丈量海島,以思考觸摸歷史,以藝術描繪自然,希望把科旅打磨的過程如實地拍攝、記錄,將更多細節呈現,讓公眾獲得更全面、更沉浸、更深入的體驗。

今年五月,團隊前期踏勘工作就已開啟。

由地質專家劉新國、植物專家王辰(天冬)、昆蟲專家嚴瑩(三蝶紀)、潮間帶海洋生物專家劉毅、魚類專家周卓誠組成的踏勘專家團隊,於暮春時節到訪花鳥島,與多位當地專家:嵊泗縣博物館副館長周苗、舟山普陀海釣協會會長徐斌立、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梁君、浙江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林嵐等交流探訪,深入挖掘小島的地理人文風貌與在地物種,並系統梳理提煉。

最終形成了包括《花鳥島地質構成與岩石種類》、《花鳥島重點植物亮點挖掘》、《花鳥島常見昆蟲和鳥類圖鑑》、《潮間帶物種導覽詞及科普裝置示例》、《外來入侵植物和觀賞花卉栽種建議》等多項自然解讀成果,為進一步線路開發和科旅體驗轉化提供了堅實的科學基底。

七月,科旅小分隊再次集結出發,體驗官汪涵、青木(楊柳松)、張辰亮和景觀總設計師王昱珩向花鳥深處而行,探究小島燈塔的光芒、神奇的物種、時空的尺度、自然的藝術。

汪涵

追尋,燈塔的光芒

燈塔,是浪漫的詩句短章

以百年的時光

書寫三個字:等你來

把青春的光彩

融入燈塔的光芒

與四季相守

與日落相守

與安靜的日子與堅定的信念相守

張辰亮

探索,神奇的物種

海蟑螂到底是不是蟑螂?

海上佛手能吃嗎?

什麼才是正確的趕海方式?

如何通過氣質識螃蟹?

……

「狐主任」小亮告別叢林來到海島

與螃蟹鬥智斗勇

讚美海蟑螂的可愛

揭秘潮間帶的隱秘

分享科學趕海的理念與樂趣

青木(楊柳松)

丈量,時空的尺度

滄海變桑田

需要多少時間?

長,可億萬斯年

短,可一夜之間

與青木老師一起

走近花鳥島深處

聽歲月迴響,尋海陸變遷

講述尚沒有結局的故事

王昱珩

描畫,自然的藝術

大自然

是最好的老師

只要給它時間

它就能教會我們

什麼是恆常的美

美是無處不在的

讓藤蔓爬上架子

讓景觀裝點人們的視野

不要張狂

安靜里自有美和力量

PART 03

科旅,出發

線路踏勘、科旅探訪、記錄分享,是花鳥項目的起點。為了讓更多公眾「科學地體驗美」,一系列探索自然、呈現自然、體驗自然的產品模塊,正在緊張籌備與完善之中。未來,也將以中國國家地理主題書房、地理互動館、主題酒店等形式探索實踐。隨大v環遊小島後的觀眾,亦可親自前往,一探奧秘。

科旅路線:到燈塔去!

與植物親密接觸

或是跟海洋生物交朋友

經由兩條路線

科學地丈量,細緻地找尋

走向花鳥,走向小島,走向充實旅程

導覽裝置:重新發現小島

以紅框標的風貌主題

用裝置揭秘小島秘密

識得自然的樂趣

在圖標之間,在數字影像之間

在一步一景的探索之間

體驗之旅:不一樣的旅行

科學地旅行,

深入地探索。

在每一段旅程中,

重新發現自然與自我。

此次,用鏡頭記錄下的畫面,是一份誠摯的邀請。同時,視頻播放期間,我們也向更多的讀者和公眾發出正式邀請,邀請您親身走進自然、分享自然之趣味、傳遞中國之景觀。

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等待您用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與我們一起:感悟大好山河,體驗至美中國。

我們也相信,涓涓細流,以匯江河;綿綿之力,厚積薄發。從一個海島,至一方國土,對「中國」二字的註解,責任在肩,一路向前。

致謝

感謝參與中國國家地理營地

科旅中國 嵊泗花鳥項目的

全體嘉賓和工作人員

感謝大家在高溫度與高強度的工作條件下

給予我們的深度信任與全情支持

因為你們每個人的參與

才讓更多公眾看到了

一座島嶼的豐富與精彩

下周起

科旅中國·嵊泗花鳥微紀錄系列視頻

即將在各平台陸續發布

首期發布的是

體驗官汪涵遇見花鳥島

追尋燈塔歷史的探索內容

歡迎大家,跟隨體驗官們的視野

去認識群島之北的嵊泗花鳥

去感受遠東第一燈塔的百年光芒

下周見!

---THE END---

總策劃:郭穎謙

策劃:格子

撰文:小薇

編輯:程飛

攝影、視覺:雨林

手繪:小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0bcaed2563e4debdb07e617f88f30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