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話速評」Final ZE3000的一篇自來水

2022-02-16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不廢話速評」Final ZE3000的一篇自來水

「當我看到這玩意打著Final標時,我就知道是個狠貨。」和一位老熟人提起ZE3000時,他如是說道。之前和他在交流Final子品牌ag的藍牙產品時,我們都共同給ag的TWS、頭戴型號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而ZE3000作為正兒八經打上了Final標的型號,我自然也是非常感興趣,在拿到手之前就已經被許多朋友催促過聽感分享。先說結論,ZE3000是我目前最喜歡的非主動降噪TWS,而只談聲音表現的話,它的聽感調教對絕大部分同類型產品來說都有碾壓級的優勢。

對於TWS來說,我最為常用的JVC FW1000T、索尼WF-1000XM4、萬魔舒適豆Pro等都是配備了主動降噪功能的,而功能相對簡單的ZE3000則在輕質化、佩戴方面有著顯著優勢,本體7小時的續航、藍牙5.2、高通QCC3040晶片、優秀的延遲表現、不錯的通話音質、aptX Adaptive編碼、超級快速的連接響應等,也使得它在使用體驗方面無限接近於那些耳熟能詳的手機大廠打造的型號。

ZE3000的配色我選擇了更加小清新的白色,表面的磨砂觸感顯得比較高級,而且和ag的那些型號一樣都不易留下指紋,平時和鑰匙什麼的放在一塊即便有輕微的劃痕也根本察覺不到。它優秀的人體工學設計加上較為深入與舒適的佩戴,給它帶來了很強的通勤和運動屬性。

ZE3000的好聽,依舊是非常高級的好聽。

一開始上耳的時候我當然是想要考察一下它的素質,但仔細一聽,又發現沒必要,因為面面俱到、五臟俱全,和一個千元內的不錯的有線耳塞+像樣的小尾巴驅動出來的耳塞,在素質上真的拉不開明顯差距,甚至還保留了一定的極低頻深度和不錯的低頻紋理細節。作為藍牙+純動圈,它的聲音卻有著非常不錯的密度,我願意用「鮮活」來形容,因為優秀的密度在聽感方面會比較考驗耳塞的寬鬆度、是否有著對應的輕盈感,否則溢出的密度反而容易讓聲音顯得死板。

能量分布上,ZE3000幾乎有著黃金比例,低頻的量感談不上多,但頗有深度的下潛和極低頻響應使得你又不能把它定義為是一個偏中上盤的塞子,鼓聲的表現是有非常完整的響應-衰減過程的,殘響氛圍也絲毫沒有淤積感,可以說底子通透的同時在流行樂的韻味表達上不做任何的削減。我目前聽過的絕大多數偏流行的、低頻較重的TWS或多或少都有低頻偏悶、稍有駐波的問題,但這些耳塞在低頻質感的表達上卻並不能夠勝過量感更少的ZE3000。

人聲方面,ZE3000聽著會有點像一個稍稍HUFI的A4000,人聲的平衡性較好,談不上有什麼毒性,潤澤度與顆粒感的表達拿捏到了一個不錯的準頭,屬於那種你把自己的流行歌單開隨機播放都完全能夠勝任的類型。高頻的瞬態和細節讓人相當意外,《學友 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 香港站》中有一首小提琴貫穿始終的《不經不覺》,ZE3000目前是唯一一個讓我聽到直想邊抖腿邊晃腦袋的TWS。而我另一位作為電音愛好者的燒友朋友,也被ZE3000給洗腦到不行,甚至一度聽不下去能量感太張揚、密度拉的過大的型號。除此之外,聲場和動態同樣是ZE3000做的較為離譜的地方,有寬度、有縱深,邊際稍有弱化感,向外闊開的混響也相當自然,在聽OST和古典曲目時的響度起伏非常充沛,聽流行類的Live甚至有些「屈才」了,尤其是它的中高頻動態表現並不會明顯輸給手頭的HE03D+DA1 Cube這個西裝組合,器樂黨們完全可以放心去選擇相信ZE3000。

在1000齣頭這個價位,純粹想要買一個來通勤、聽歌,對口味沒有什麼挑剔需求的型號的話,我暫時想不到比ZE3000更能打的型號,它不是什麼素質能夠一定秒超平的東西,在優秀的綜合體驗與幾乎無可挑剔的雜食度,目前它已經讓我剛買到手的WF-1000XM4吃灰了大半個月。作為一個喜歡從產品經理角度審視產品的人,我感受不到這個型號在打造的過程中到底「捨棄」了什麼點,它要麼不做,但做就把它能給到用戶的地方,都幾乎做到了最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f2e2b000d2f3584144dec774dba23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