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父親,從未缺席孩子的成長
縱觀古今中外歷史,有許多的先輩、名家都因家風、教養而聞名。
比如梁啟超先生,他養育了9個子女,個個都在各自領域有所作為,可謂是「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棟樑」。梁啟超一生中寫了一千萬字的作品,給孩子的書信就一百多萬字,他是一位博學且充滿智慧的父親,用心、懂得放手、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曾通過對17000個在1958年3月的同一個星期出生的英國嬰兒進行長達半個世紀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較長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日後比其他同輩聰明並容易躋身高於父親的社會階層,可見父親的陪伴有助於為子女培養更高的才能,這一優勢在子女42歲前一直存在。
至於把照顧子女的責任全部交給妻子的父親,他們的子女在個人發展上與單親家庭子女無異。
如果孩子的生命中有父親的深度參與,他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父親在育兒方面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孩子的人生有著方方面面的需求,父母各司其職才是平衡美好的。那麼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有哪些獨有的、母親不可代替的教育優勢?
1. 父親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王占郡老師這樣講述自己的父親:
我生在農村,雖然家裡生活條件不好,但是父母在為生活打拚的幾十年過程中,我從未見到我父親嘆氣。而且,我父親做一些小生意,當他把秤提起來的時候,秤砣和賣的東西儘管位置持平了,但他還是會再加一點,他說:「我的子孫在這邊,如果加多了今後我的子孫會越來越好」。
父親的態度、行為,對孩子的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儘管生活艱苦卻仍然樂觀向上,這樣智慧的父親也會將好的情緒和人生智慧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2. 父親更能讓孩子敢於冒險,適應外部社會
從父母的養育特點來看,一般是母親負責內,父親負責外;母親向內拉,父親向外推;母親柔,父親剛;母親靜,父親動;母親守,父親攻。所以,父親和母親都有各自的分工,兩個人的個性特點都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收穫。
父親更擅長帶孩子運動和玩耍,讓孩子更加勇敢、堅毅,不言放棄。父親還能夠給孩子帶來獨特的力量感,教會孩子規矩規則,特別是當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爸爸給孩子道德的約束力,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
父親的缺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爸爸,你幾點下班呀?我會想你的!」
「爸爸,今天陪我去踢球好嗎?
「爸爸,周末我們跟媽媽一起去逛超市吧!「
……
這些問題,你的孩子問過你嗎?你是如何回答的呢?
愛就是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頓飯。可現實是,許多父親在成長過程中真的沒有好好地吃過該有的那麼多頓飯。
1919年,魯迅先生髮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今天,我們怎樣做父親?》,一百年後,關於父親,最流行的卻是「爸爸去哪兒了」,網上甚至不少媽媽吐糟自己是「喪偶式育兒」,由此看來,父親缺席孩子的成長絕不是個別現象。
父教缺失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影響?
父親缺席,在男孩的成長中是比較顯性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都希望讓孩子超越自己或者是跨越過去,但是父親的角色沒有出現,那麼男孩從哪裡找到對手跨越?所以說,父親不僅是孩子性格方面的標杆,同時也是力量和能力方面的障礙。
父親缺席對女孩來講,則對其身份性別認可、擇偶、與異性相處的能力有很大影響。如果父親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女孩足夠的重視和肯定,那麼女孩則會有更多的力量、更多的自信在社會上工作打拚。而且,在女孩的成長中,如果沒有父親這樣很好的榜樣,那她在戀愛和面對婚姻的時候,很難清晰地判定什麼樣的異性適合她。
好父親活在智慧媽媽的嘴邊
一個家庭的最理想狀態,則是日月星辰各在其位。
南京師範大學的殷飛老師說,好父親活在智慧媽媽的嘴邊。
小時候他的爸爸持家很辛苦,也常常不在家,有時候喝多才回到家。但是他的媽媽從來不抱怨爸爸,每次都會讓他和姐姐拿毛巾打熱水,照顧爸爸。媽媽還會用「看你爸爸多不容易「這樣的話來維護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而不是說」你爸這個酒鬼「」你爸這個慫人「。所以,殷飛老師從來不覺得爸爸不管孩子不愛家,因為媽媽的智慧解讀,讓他知道爸爸要養家,的確有很多力所不能及的情況。
美國心理學家杜布森博士對於好男人、好丈夫、好父親有個簡潔的界定,包括四個方面:主動、進取、有責任感;保護家庭;體察女性及孩子的需要;健康的男性氣質。
爸爸們,你們可以是家裡的掌舵人,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做出人生規劃,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可以作為孩子的人生導師為未來出謀劃策。
希望每個爸爸都能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做優秀的父親,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長。
往期精彩文章
父母這幾種無意識行為,影響孩子一生的情商
爸爸越愛做家務,孩子的未來越成功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編輯|依妍、吳冰
設計|袁果
如果喜歡,就朋友圈吧
公眾號:91讀好書(jiuyaoduhaoshu)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91讀好書【微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