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汪夢婷
近期,A股減肥藥板塊波動較大,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搜狐財經《基金佳問》欄目,對話各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基金經理,結合目前經濟形勢,解讀不同行業細分領域的投資策略,展望各行業板塊中長期的投資機遇,為投資者講解如何「避雷」挑選有潛力的基金產品。
做客本期《基金佳問》的嘉賓,是嘉實基金大健康研究總監郝淼,本期欄目主要討論減肥藥帶來的的投資機會。
郝淼,博士研究生,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從事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曾任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寶盈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 2021 年 3 月加入嘉實基金,現任職於股票投研體系任大健康研究總監。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對尋找有效的減肥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今年諾和諾德、禮來生產的「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和瑞他魯肽風靡全球,引起了強烈的市場反響。
減肥藥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國內藥企積極追趕,近期多家企業通過公告或是互動平台公布關於減肥藥的研究進展,相關投資機會也吸引了各路資本關注。
嘉實基金郝淼表示,基於對「健康」和「美」的需求,減肥藥需求市場空間巨大,無論是國外的醫藥巨頭,還是國內多個藥企在推進的管線,以及產業鏈上的CXO企業,都有望受益。
對於整個醫藥板塊,郝淼表示,經過近兩年的下跌,板塊估值確實到了歷史上相對低的區域,有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這是醫藥板塊目前最大的投資邏輯。他認為,在目前的位置,在醫藥的相對底部區域,做頻繁擇時可能效果不是很好。
以下為訪談全文:
基金佳問:9月以來,以「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A股減肥藥板塊走強,帶動整個醫藥板塊上行,減肥藥為何會站上風口?
嘉實基金郝淼:減肥藥概念獲得市場較高的關注度。無論是國外的兩大製藥巨頭,還是國內的相關醫藥研發企業,都颳起了減肥藥旋風。公告顯示,已有醫藥企業獲得減肥藥巨頭的巨額原料訂單。從全球的市場空間來看,據德邦證券預計,2030年GLP-1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領域的全球市場規模可達900億美元。其中2型糖尿病藥物市場約占350億美元-400億美元,減肥藥物市場約占500億美元-550億美元。
基金佳問:當前減肥系列股票已成為醫藥行業表現最強勢的部分,並逐漸擴散到其他品種,您預計這輪行情會持續多久?投資者該如何把握節奏?
嘉實基金郝淼:以減肥藥為代表,醫藥方面建議戰略布局創新藥大品種,國家醫保是國內創新藥最主要的支付方,據國家醫保局9月22日發布會公布,2023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預計將於12月初公布結果、2024年1月1日起執行。此前,國家醫保局陸續發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等多項文件,對於創新藥在醫保談判細則上給予多方面支持,未來創新藥在醫保談判中的價格降幅有望趨於溫和,迎來支付環境的顯著改善。
個人覺得,在目前的位置,在醫藥的相對底部區域,去做頻繁的擇時,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如果看好醫藥板塊,相信醫藥的長期價值,那麼在底部區域不斷收集籌碼,格局放大一點,可能是更優的方法。
基金佳問:就您觀察,近年來減肥藥市場的增長趨勢如何?影響這個市場的因素有哪些?
嘉實基金郝淼:GLP-1藥物擁有糖尿病、肥胖等代謝疾病巨量市場,GLP-1類創新藥全球銷售額大超預期,顯示了新一代減肥藥廣闊的市場潛力。經過初步推算,GLP-1藥物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250億人民幣,GLP-1藥物在肥胖症患者中應用市場空間將超過200億人民幣。
創新意味著改變,總是機遇和挑戰並存。對減肥藥而言,更是如此,需要面對藥物可能產生不良反應、產品研發進度和上市進度不及預期、政策變動等風險。
基金佳問:長期來看,減肥藥有多大的市場空間?是值得投資的領域嗎?
嘉實基金郝淼:醫藥行業,是一個需求永遠不會消失、創新帶來機會的行業。基於對「健康」和「美」的需求,減肥藥需求市場空間巨大,無論是國外的醫藥巨頭,還是國內多個藥企在推進的管線,以及產業鏈上的CXO企業,都有望受益,也得到市場較高的關注度。
基金佳問:在國內市場,您認為哪類醫藥公司具有較大的競爭力?如何把握這方面的投資機遇?
嘉實基金郝淼:看好中國創新藥產業的前景,創新藥優質企業目前有較為顯著的投資價值。同時,也看好為創新藥研發服務的產業鏈,如研發生產外包、科研服務等細分領域。
需求端來說,目前創新藥銷售金額在中國藥品市場的占比可能才10%左右,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從供給端來看,隨著國內創新藥企取得了技術層面的長足進步以及國內豐富的臨床研究資源,會有越來越多優質國產創新藥產品上市。
政策層面對於創新藥、生物技術產業明確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醫保支付等支持性政策持續推出。創新已然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中國製藥行業的發展迎來了轉型升級的階段!
基金佳問:您認為,未來醫藥板塊的投資機遇在哪裡?特別是在減肥藥市場之外,還有哪些具有增長潛力的子領域?
嘉實基金郝淼:醫藥產業是一個典型的成長型賽道,能夠長期保持1.5-2倍於GDP的增速。我們更偏好大行業裡面高成長、高增速的一些細分方向,比如醫療服務、創新藥、CXO、科研服務等。
建議從長期視角關注醫藥板塊、加倉布局醫藥方向。我們相對聚焦的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等細分領域,有望受益於政策層面持續的支持,成長空間較大。
基金佳問:目前來看,醫藥板塊調整時間和幅度是否充分?醫藥有可能成為四季度投資主線嗎?
嘉實基金郝淼:短期的行情隨機遊走難以預測。但我們之前一直強調的是,經過近兩年的下跌,醫藥板塊的估值確實到了歷史上相對低的區域,有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這是醫藥板塊目前最大的投資邏輯。而在政策支持創新、醫藥反腐的情緒影響逐漸消退的環境催化下,我們對醫藥的未來充滿信心。
基金佳問:您如何看待醫藥行業的前景?醫藥板塊的修復和利空因素分別有哪些?
嘉實基金郝淼:長期來看,中國醫藥產業的長期發展邏輯,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人口老齡化加速、醫療技術的持續創新,我們認為醫藥行業依然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賽道。需求側非常穩定,成長性非常確定,供給側有技術不斷疊代和突破的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