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專家為沈城百姓免費舉行了一場「抓住兒童長高黃金期,讓孩子躥躥個兒」的科普講座和義診。義診專家提醒,北方冬季兒童戶外活動普遍會減少,「貓冬」可不利於孩子長個兒,最好能在空氣良好的環境中每天戶外活動一小時。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姜紅表示,在100個兒童中,個頭最矮的前三名兒童就屬於「矮小」,需要進行治療。但現在由於營養好、父母重視,很多身高處於正常範圍的孩子家長也著急諮詢長個兒問題,其中父母常見的一些認識誤區主要包括:多數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矮小只是暫時的,屬於「晚長」,將來還能「躥一躥」;近1/3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習慣;三成家長誤認為只要營養跟上了,就能繼續長高;75%的家長不知矮小兒童應該去兒科門診進行檢查和及時干預。因此,醫生提醒,一旦孩子一年長個兒不足5厘米,褲子長時間不見變短,或者有青春期發育提前等問題,務必儘快就醫。
此外,北方冬季漫長、室外寒冷,不利於戶外活動,這對兒童長個兒是有不良影響的。姜紅介紹,戶外的陽光能夠幫助孩子的身體合成有利於人體吸收鈣的維生素D,戶外的清新空氣有助於孩子進行有氧運動。孩子在室外經常活動身體,有助於骨骼韌帶的拉伸和發育,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所以說常運動的孩子不愛生病、能長高個兒。姜紅建議,即使在冬天,最好也要保證每天一小時的戶外活動,而且要找空氣較好的地方。同時,兒童三歲以內常規補充維生素D,三歲以上戶外活動增加,理論上來說就可以不用再補D。但近來也發現,很多三歲以上尤其是學齡期的兒童,戶外活動不足,反而缺少維生素D。所以建議定期驗一下維生素D是否缺乏,如果缺乏要及時補充。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唐子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