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底了,紅旗4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還能實現嗎?

2021-10-13     道爺說車

一汽紅旗最近有點低調了,原先都是在月底就搶先一步高調曬成績單的它,現在沒有以前那麼高調了!

9月28日,紅旗模糊宣布了前九個月的累計銷量超過20萬輛,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銷量水平,表現仍然搶眼。

紅旗品牌在2017年的年銷量僅4702輛。短短几年時間,紅旗的銷量就翻了42倍多,這是個很了不起的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紅旗現在不公布單月銷量了,總是用1-9月、1-8月累計銷量來宣傳,藉此突出同比增幅。

還有一個細節是,紅旗好像也不怎麼說4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了,似乎有刻意淡化銷量KPI的意思。

根據一汽集團此前發布的年度目標顯示,今年一汽紅旗的銷量目標為40萬輛,意味著要在去年20萬輛的銷量基礎上再翻一倍。

「車軲轆話」了解到,紅旗近日已將2021年銷量目標下調5萬輛至35萬輛,放棄翻倍的「小目標」。

即使按照下調後的銷量目標,35萬輛對於紅旗而言依然頗具難度,這意味著後面3個月要完成15萬輛的銷量。

平均每月銷售5萬輛,這在紅旗歷史上還從未有過,換句話說,最後三個月紅旗必須再創造一個不亞於近幾年逐年翻倍的「銷量奇蹟」才行。

2018年1月,當一汽集團新任董事長徐留平喊出「紅旗要做中國第一、唯一的自主豪華品牌」時,大部分人半信半疑。

去年年初,當徐留平提出紅旗要產銷20萬輛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內心也是持疑的,對於這一目標,認為「激進」的聲音不少。

但紅旗品牌做到了,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從2018年3萬輛,到2019年10萬輛,再到2020年20萬輛,紅旗用逐年翻倍的增長態勢,成了最大的黑馬。

業內人士指出,紅旗跨越式增長是舉一汽集團之力不惜成本實現的,這樣的成績不僅其他車企無法複製,一汽集團自身也無法長期堅持。

造車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除了比拼激情,更考驗選手的耐力,沒有誰能一直處在衝刺狀態。

在基數很小的情況下,銷量翻番並不是很難,很多車企也都做到過。但在銷量規模上來以後,對車企來說才是真正的考驗。

對於未能達到預期的銷售業績,紅旗官方對外稱是因為晶片短缺,這的確是今年車市最大的影響因素,不過除此之外,紅旗增速減緩還有其他原因。

紅旗品牌目前在售的車型包括H5(參數|圖片)、H7(參數|圖片)、H9(參數|圖片)、E-HS3(參數|圖片)、HS5(參數|圖片)、HS7、E-HS9等,售價區間涵蓋15-70萬元。

從目前的產品布局來看,紅旗雖擁有SUV、轎車、新能源等多個版塊車型,但主要銷量仍高度依賴紅旗HS5和紅旗H5。

今年是新能源車的爆發年,不少車企都憑藉在新能源領域的優異表現,實現了整體銷量的強勢增長。

紅旗並沒能搭上這股新能源的東風,旗下E-HS3、E-HS9兩款純電動車,銷量均表現平平。

去年紅旗隆重推出的新能源車型E-HS9豪華電動汽車月銷量只有幾百輛,算不上是一款成功的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車型紅旗E-HS3銷量更慘。總之,紅旗品牌的新能源陣營中,沒有一款車型能夠真正「帶量」。

這些年,紅旗增長速度太快了,快得讓一些人不相信紅旗是真的賣給了普通消費者,很多人至今還認為紅旗增長如此之快的原因是單位採購的比例特別大。

10月11日,中國一汽與萬達集團戰略合作啟動,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要帶頭萬達副總裁以上高管全部換乘紅旗汽車。

這似乎是紅旗一路走來的縮影,依靠單位採購,成為了支撐紅旗銷量的一大特色。漂亮的銷售數字背後,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兄弟單位與合作夥伴的「出手」。

再說幾句

存量階段,銷量結構不均衡加上錯失新能源這一個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紅旗增速減緩幾乎是必然的。

如果明年紅旗不能扭轉這一局面,那麼後續的一系列小目標實現起來將會更加艱難。

如今紅旗品牌銷量已連續多年上漲,但在銷量增長的背後,目標「中國第一豪華品牌」的紅旗卻也面臨來自眾多競爭對手的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4846329_12009458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