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自卑,可能是父母「刀子嘴豆腐心」,合理對話模式要這樣

2021-08-20   敖爸聊教育

原標題:孩子膽小自卑,可能是父母「刀子嘴豆腐心」,合理對話模式要這樣

在同學、老師的眼裡,佳佳是一個膽小、自卑,也不怎麼敢表現自己的孩子。前幾年陽光活潑的佳佳為什麼會變得這樣呢?我們不妨看看佳佳父母的對話方式,或許你就能看出一絲問題所在。
概括來說,你從佳佳父母的日常對話中,完全看不出是一對恩愛多年的夫妻,相反卻給人一種公事公辦的路人甲和路人乙的錯覺:媽媽對爸爸說話生硬、表情嚴肅,時不時地還太高了嗓門。再看爸爸這邊,低頭唯唯諾諾的,像是犯了錯誤的小學生。

如果你據此就以為佳佳父母沒有感情,那又誤解了他們,他們實際上是很有感情的一對夫妻。有人把佳佳媽媽的說話方式比作「刀子嘴豆腐心」,認為這沒毛病,是鮮明個性。可問題在於孩子看不懂,也日漸引起了孩子的不安。佳佳有一天終於找到合適的機會問媽媽:媽媽,為什麼你們剛才吵架啊?媽媽很驚訝地回答道:我們沒有吵架啊,這是大人在商量事情。

誠如佳佳媽媽所言,這是大人在商量事情,如果單純從對話內容來看,也的確是找不出什麼大毛病,但他們夫妻的對話聽起來總讓人感覺怪怪的,其實,問題就出在這怪怪的味道里。

這種怪味道就是夫妻展示在孩子面前的那種說話語氣,不是那種和風細雨、平等溝通的語氣,而是俗稱的「刀子嘴豆腐心」,說話雖然沒有什麼惡意,也談不上氣勢凌人,但語氣就跟老師嚴肅批評學生似的,有時還夾帶著命令式的語氣。

不要以為這是個例,這在不少家庭中似乎成為一種常態,只不過是當事人不一定能夠感知得到。但我們絕不能小看這種常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01 父母的日常對話方式決定了這個家庭氛圍的基調

「刀子嘴豆腐心」這種說話方式如果處在成人世界中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相反會成為一個人的個性風格,這是因為大多數成年人都可以正確地解讀出來,既然能正確解讀也就意味著能給予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在孩子的眼裡,就不完全是這樣了,當他們遇到父母雙方的任何一方說話」刀子嘴豆腐心「,他們可不會像成年人那樣正確解讀,相反,他們都是從負面去解讀、去理解,這就如同佳佳誤讀了媽媽的想法一樣。長此以往,孩子所收穫的只有恐懼和不安。

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孩子也是最有感觸的,容易受到家長日常對話方式的影響。家長之間的相處是否融洽,孩子從一些細枝末葉中都能感知得到,從而影響他們的性格品格等多方面的成長。父母不恰當、不適宜的說話方式,往往給孩子造成著有形無形的傷害,讓孩子內心產生不安,最後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親子關係大於一切,而夫妻關係又大於親子關係,這足以表明夫妻關係對於孩子成長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又主要體現在日常對話方式上。

一個溫暖的家,最基礎的,最先決的條件,就是夫妻感情和睦。而這種感情和睦,並不僅僅是內在的感情和睦,還要通過日常的外在表現展示出來,尤其是讓孩子能夠看到和感受到。換句話說,夫妻和諧不能只是深藏在心裡,你儂我儂的,也要通過日常的言行舉止尤其是對話方式表露出來。現實中為數不少的父母前者能夠做到,卻往往忽略了後者,認為自己有這個心就可以了,所以在日常言語中很少去講究,喜歡由著自己的脾氣和喜好而來,卻全然忽略了孩子就在眼前。

很多時候父母滿足於只要大人之間不吵架,不冷暴力,就是模範家長,就不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但實際上,從孩子的成長方面來看,這樣做還不夠,我們還要看到,父母的日常對話溝通方式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決定了這個家庭氛圍的基調,而孩子在朝夕相處中,會感受和模仿著父母之間的日常對話方式,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品格等方面的形成。

02 錯誤的夫妻相處模式對孩子的影響

不可否認,有些夫妻感情還是不錯,但經常在日常行為中會出現一方強勢,一方軟弱的反差局面。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出現這種情況,孩子的性格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如果爸爸過於膽小懦弱,媽媽就會變得異常強勢,這會使得媽媽在對爸爸說話的時候粗聲大氣,毫無溫柔可言,在孩子看來,顯然就會認為爸爸是沒有用的,爸爸失去了應有的威信,孩子自然就對爸爸的的日常教誨「不感冒」和不認可了,破壞了正常教育的進行,這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如果是女孩子則會變得強勢,男孩子就變得膽小自卑沒擔當。

如果是爸爸強勢,媽媽過於膽小懦弱,也很難讓夫妻之間的日常對話正常化,孩子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會逐漸失去安全感,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總的來說,夫妻之間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在人格上的平等最終又回到了夫妻的日常對話上。那麼,夫妻之間如何改變「刀子嘴豆腐心」這種孩子並不理解的日常對話方式呢?

03 夫妻之間如何改變「刀子嘴豆腐心」的日常對話方式

1.日常對話的兩個關鍵要素:平等、溫和

孩子是從父母的日常對話方式中才能感知到父母的愛,父母之間平等而又溫和的對話,其實是在給孩子傳遞一個信號:父母之間是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這種愛同樣也會延續到孩子身上。

全家其樂融融的樣子,是多少孩子憧憬和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作為家長應該尊重自己的伴侶,儘量改變「刀子嘴豆腐心」的習慣做法,做到「表里如一」,給彼此多一些理解與關愛。平等而又溫和的對話,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從而提高孩子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最終將輻射到孩子的身心發展上,形成良性循環。

2.夫妻觀點不一致時也要學會合理表達情緒

夫妻之間在日常中總會有些磕磕碰碰的,這很正常。如何妥善處理這種磕碰,儘量不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就很能考驗夫妻的日常溝通藝術。

這種磕碰主要在於夫妻之間觀點不一致下的爭執,比如關於孩子的教育和一些日常瑣事等等。在處理這種問題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這就是夫妻雙方都能夠學會合理表達情緒,也就是理智和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免由於過激的爭執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父母之間合理處置問題的正確態度和方式對孩子就是一個教育,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學到如何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以後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能夠學會用積極的態度正面處理各種問題。

結語

父母之間的日常對話在生活中雖然是很平常的小事,但小中見大,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父母之間日常對話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要讓每一次日常對話都能成為親子之間的心靈交流,讓孩子能從父母的日常對話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方面的道理,也能感受到父母的人格魅力,促使孩子健康成長,這也就初步達到了家庭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