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和誰結婚,都請記住這3點」

2021-06-15     陸琪

原標題:「無論和誰結婚,都請記住這3點」

前段時間,@小S 在播客節目中談到結婚話題,她提醒未婚女性千萬不要被長輩洗腦,或者被逼急了隨便找個人結婚。

「寧願享受單身自由,偶爾寂寞也沒關係,亂結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其實,關於結婚這件事,陸琪老師曾經說過:

我們從戀愛到結婚,中間有三次選擇的機會,你要選三次,才可以決定我要嫁給這個人。

結婚就是闖三關,如果你過不了這三關,還請千萬三思。

01

相互吸引

後台經常會收到姑娘們的私信:

結婚是要選擇一個心動的,還是合適的?

陸琪老師說過,戀愛的第一階段永遠不要選擇條件合適的,比如經濟、房子、車子……而是要看彼此之間有沒有相互吸引。

因為只有這種生理上感官上的吸引,你們才會為對方去做改變,才會有驅動力,才會去主動包容。

看過一句話,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這句話放在愛情中其實也是非常適用的。

否則,你看到一個人,內心卻毫無波瀾,又如何熬過漫長瑣碎的生活呢?

這樣的兩個人,即使日日相對,也不過是擺在家裡的兩尊雕塑而已。

老舍在《離婚》中講了這樣一對夫妻,老李喜歡的類型是優雅的,安靜的,但他的妻子卻是粗俗的,聒噪的。

他們的結合是包辦婚姻,沒有什麼共同話題,更別提有什麼吸引力了,孩子睡了之後,兩個人之間只剩下長久的沉默。

這樣味同嚼蠟的婚姻生活,直到老李遇到了馬少奶奶才有了味道和色彩。

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這段越軌從頭到尾都只是老李的一廂情願而已。

很多人都覺得現實生活中老李這樣的人,是作繭自縛。

既然渴望詩和遠方,安心等待就可以了,如果已經向現實妥協,就應該認清事實,又何必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話雖如此,但許多人都曾活成了「老李」,希望找到一個靈魂伴侶,可還是選擇了條件合適的結婚對象,但即便結婚了,心裡卻還是存著一絲說不出道不明的惆悵。

如果下半輩子,沒有碰到那個心動的人,也就算了,最怕的是,你在以為自己認命的時候,碰到了那個讓你心生不甘的人。

02

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陸琪老師說過,很多人把戀愛和建立親密關係這件事情搞混了,從戀愛就直接進入到婚姻,沒有建立親密關係這一說。

但一個人能不能和你好好地相處,長久的相處,只有在親密關係中才能看得出來。

因為很多人在戀愛的取悅期中是會偽裝的,我聽到過許多姑娘會抱怨男人在結婚後,就對自己日漸冷淡,明明之前會接送自己上下班,會出其不意準備小禮物,發脾氣也會耐心地傾聽。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人就變了。

其實,不是這個人變了,而是有些事情,男人只會在某個特定階段才會做。

所以結婚之前,你得先了解他在真正的生活裡面的狀態,能不能和真實的他相處。

因此,兩個人在決定結婚之前,最好能夠出去旅行一次。

正如錢鍾書在《圍城》里的一段話:

「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翻嘴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除此之外,親密關係還包括生理方面的契合。

前段時間,有姑娘在直播間和陸琪老師連麥時,就提到了在和相親對象的交往中,意外發現對方身體有難言之隱。

但當她跟家裡人說了這個事情以後,卻被告知「有問題可以治,人品好就可以」,實在不行以後還可以做試管,總歸會有孩子的。

所以姑娘很糾結,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結婚。

但是,可以選擇的對象有那麼多,為什麼非要選擇一個明顯有問題的呢?

這就好比,前面是個坑,但因為上面鋪了一層稻草,你明知道不結實,但周圍沒有走過的人,反而站在一邊告訴你,這稻草鋪得挺結實,放心走,沒事的。

你走不走?

其實,婚前發現問題,總比婚後活受罪要好。

如果你在婚前就發現問題,千萬不要指望結婚可以解決。

03

能不能經受住外力考驗

都說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不是,它關乎兩個家庭。

很多年輕姑娘會認為這話是成年人虛偽的謊話,畢竟我愛他,關他媽啥事。

實際上,結婚不僅和他媽有關,還包括他爸和他的親戚朋友。

結婚選的是什麼?

除了相互吸引,建立親密關係之外,還要看兩個人能不能在外力的影響之下長期地相處下去。

我見過不少姑娘,和對象在一起生活沒問題,但是一旦涉及到對方家庭,矛盾就出來了。

如果在婚姻前你突然之間發現婆婆很難搞,或者他有很多奇葩親戚,那麼你就要掂量一下了。

因為有很多女孩,當初為了真愛,捧著一顆真心義無反顧地結了婚,但日子久了,令人頭痛的事情卻層出不窮,自己也深陷泥淖,不能自救,反而越陷越深。

當然,這當中也有過得好的,但不是因為姑娘本人,而是因為結婚對象拎得清,堅持分家不說,還在外地買了房子,平時能不回去就不回去,夫妻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子自然過得和和美美。

所以,雙方的核心家庭,對你們未來小家庭的影響,這是我們在婚姻前一定要注意的。

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要看彼此的三觀。

有些人因為沉浸在愛情的甜蜜裡面,會恍惚覺得你們兩個人心靈相通,但其實在不同的原生家庭裡面培養出來的人,三觀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在戀愛階段,在關於原則底線的三觀方面已經出現分歧,千萬別把婚姻當作三觀整合的試煉場。

看過一句話:

人這一輩子,大概會遇到2920萬人,兩個人相識的機率只有千萬分之五,而相知的機率只有十億分之三。

我們都想遇到屬於自己的命中注定,步入婚姻的殿堂,但結婚從來不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我們要學會如何相愛,更要學會如何相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72149714_11803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