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隨著國內車企爭相發布6月銷量,它們的中考成績也陸續發布。
在造車新勢力陣營中,華為的鴻蒙智行和理想汽車銷量遙遙領先,半年銷量均在18萬輛以上;傳統車企陣營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則以比亞迪為尊,上半年賣了約160萬輛,也是斷層式領先。
可以說,在新能源汽車陣營中,鴻蒙智行、理想汽車、比亞迪均稱得上「個中翹楚」。但不知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個中翹楚」,旗下產品多少會沾點油……前兩者的增程式路線儘管一路被噴,但銷量就是高居不下,比亞迪的插電混動更是名動業內,第五代DM的載體秦L,第一個銷售自然月就賣了2萬台。
這個故事是不是在告訴我們,想要做行業翹楚,就必須沾點「油」呢?隨著阿維塔、智己、埃安般的國家隊成員倒戈增程、插混,以及小米、小鵬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對增程、插混的曖昧不清,這個答案似乎越來越清晰了……
帶油的,不能再當作過渡了?
行業在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帶油的插電混動品類(含增程)一直被看作是過渡性技術路線,而純電則被看作最終章。但漸漸地,隨著插電混動市場的崛起,這一論斷變得越來越缺少論據……
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773.6萬輛,其中純電達到514.4萬輛,同比增長30.9%;插混與增程達到259.2萬輛,同比增長88.0%,插電混動品類的增長,一眼可見,但總的來看,純電在份額上仍占有絕對優勢。
到了2024年,插電混動品類依舊高速增長,前五個月,純電乘用車銷量達193.1萬輛,同比增長27.4%;插混與增程達到132.4萬輛,同比增長61.1%。相比2023年的數據,這份數據的意義或許更多在於,插電混動品類的份額正在向純電靠近。
顯而易見,本來被看作是過渡性技術路線的插電混動品類,並沒有按照劇本走下去。值得關注的是,哪怕插電混動品類沒按劇本走,但仍有人認為其依舊是過渡路線,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那些買增程車的用戶,你去問他你下一輛車買什麼?有多少人說還買增程?因為我是幾個小孩的父親,我就覺得很有意思,小孩在斷奶之後都有那麼一段時間需要安撫奶嘴,但你不能說安撫奶嘴就一直要。」
不過,考慮到蔚來在換電領域的投入,這句話的參考價值已經被大幅度削弱。
倒戈和堅定純電 哪個是正確的選擇?
插電混動品類市場快速增長以及個中翹楚們的偶像作用下,越來越多的車企也開始改變單一的純電技術路線,阿維塔進了加油站、埃安考慮補齊REV、PHEV產品線……甚至小米汽車都傳出了將要開發增程式電動汽車的消息。
而堅定純電路線的,數來數去好像也就那麼幾個,比如極氪、蔚來等少數幾家。需要提到的是,哪怕插電混動市場在快速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純電市場沒有機會,以6月造車新勢力們的銷量來看,極氪、蔚來的銷量都突破了兩萬輛,達到了歷史新高。何況,還有隻做純電,做到行業標杆的特斯拉。
而在插電混動、純電兩條路線上並行的也並不全是問界、理想這類的個中翹楚,也有現階段銷量並不是那麼高的車企。所以,究竟是倒戈和堅定純電哪個是正確的選擇?或許,至少現階段,是沒有相關答案的,甚至純電作為最終章的論斷也可能是錯的。
並且,如果你關注過國內的大型汽車集團,如東風、長安、一汽、上汽、廣汽等,你會發現,它們其實不做選擇題,甚至它們連日暮西山的純燃油車都沒放下……多元化動力發展或許是行業很長時間內的一個話題。
只不過,對於那些沒有那麼多精力的車企而言,沒有這麼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