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時長胎寶決定」,沒有哭天搶地的順產媽媽,都應感謝你家娃

2020-07-11   貝貝豆育兒課堂

原標題:「分娩時長胎寶決定」,沒有哭天搶地的順產媽媽,都應感謝你家娃

「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母嬰論壇上有篇帖子很火,標題是「你生孩子用了多長時間」?這一主題引來眾多寶媽參與,回復內容也是大不相同:

@溜溜達達:從陣痛到寶寶出生,我一共用了4個小時,肚子開始陣痛就去醫院,進產房前就開了5指,頭胎寶寶超快順產。

@幸福一家人:說到生孩子這事我就難過得要命,整整疼了3天3夜,臨到分娩力氣都使完了寶寶都沒有出來,最後藉助產鉗才生下寶寶,簡直太折磨人了。

@樂寶媽咪:我家寶寶超級給力,進產房不到15分鐘就寶寶就出生了,老公一度以為我生了一個假寶寶。

「生娃快慢胎寶決定」不同胎位的孕媽,分娩方式、速度大有不同

為啥都是生孩子,人家十幾分鐘還沒有怎麼痛就搞定了,可有的人卻需要熬上個幾天幾夜?事實上,生娃是否順利、速度快慢與胎兒的胎位有密切關聯

胎位指的是胎兒出生時先露出的部位,以及身體與母體骨盆前、後、左、右的關係,不同的胎位會直接影響分娩方式,生產的速度也會大有差異。

可以順產的胎位

  • 頭位——頭部朝下,臀部朝上

如果你的B超單子上寫的是頭位,恭喜滿足了順產的首要條件,順產的大多數胎兒都是頭位出生,當胎兒的頭部朝向宮口方向,在分娩前夕利於胎兒更好地入盆,這樣的胎位會讓產婦更加輕鬆一些。如果滿足頭位的同時,胎兒處於「左枕前」位置分娩的速度會更快。

  • 斜位——隨意傾斜的狀態

斜位就表明,胎兒是斜著身體呆在子宮裡,這種情況下寶寶出生時先露出的可能是單肩膀或單臀部,雖然可以進行順產,但是需要產婦通過產力把胎兒的身體扭正,無形之中就會延長產程。

如果寶寶不配合,胎頭不能及時出來的話,很容易造成缺氧現象,增加了分娩的危險指數,這個胎位的孕婦想要順產,最好在分娩期前將胎位扭正

建議剖腹產的胎位

  • 臀圍——頭部朝上,臀部朝下

當寶寶的頭部朝上,以坐姿的模樣呈現則為臀位,在這樣的情況下,胎兒的一條腿或者臀部會優先入盆,那麼在分娩的時候很容易造成胎兒缺氧,發生難產的現象,一般臀位的胎兒醫生都會建議剖腹產。

  • 橫位——胎兒橫臥於子宮

如果寶寶是橫著躺在媽媽的肚子裡,從醫學角度來講,就是胎兒的縱軸和媽媽的縱軸呈90°狀態,這樣他們身體無法入盆,繼而不能經陰道自然分娩,只有轉成頭位和臀位才能試產,否則只能採用剖腹產。

這種胎位雖然也屬於胎位的一種,但是非常危險,如果產前胎位仍未發生改變,安全起見還是直接剖腹產吧。

頭位中的「左枕前位」最利於分娩,那什麼是左枕前位呢

以孕婦平躺的姿勢為例,枕前位的胎兒和媽媽呈面對面狀態,也就是說胎兒的臉朝內,面對媽媽的背部,後腦勺則朝向媽媽的腹部;如果胎兒後腦勺的方向朝左則為左枕前位,朝右則為右枕前位。

左枕前位可以在分娩時,讓寶寶由腹腔順利地進入到骨盆通道,臨床數據證明,這種方位枕先露的幾率達95.55%-97.55%,非常利於順產,當別人還在哭天搶地的時候,左枕前位的產婦已經順利生下寶寶,這樣可以有效地減輕產婦的痛苦。

如果你超快順產,真應該感謝你家寶寶默契的配合,這類孕媽著實是幸福。

好胎位需要養成,三個孕期好習慣,助力孕媽產房順利分娩

  1. 孕期要注意適當的運動,這樣胎兒會在宮內不停地旋轉,胎位不正可以儘早得到糾正;
  2. 孕期要注意合理搭配飲食,避免胎兒過大造成分娩困難;
  3. 保持好心情,胎位不正不要有過多的壓力,可以通過做胎位操來進行調整 。

即將進入分娩倒計時的准媽媽們,不論胎兒的胎位呈現什麼樣的狀態,孕媽都應該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至於採用哪種分娩方式,還要綜合考慮孕媽和胎兒的情況,聽從醫生的專業意見。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當初生娃用了多久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