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共有精神家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你好,瀋陽》對話市民宗局相關領導
為落實好遼寧省委常委、瀋陽市委書記王新偉在考察天之傳媒集團時提出的用溫暖聲音打造「有溫度、有尊嚴、有事業、有希望」的瀋陽的指示要求,深入挖掘瀋陽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工業文化、民族文化,讓流淌在這座城市中的英雄血脈成為全體市民共同崇尚的精神價值,推動新時代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新突破凝心聚力,天之傳媒集團聯合中國交通廣播 FM99.3在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策劃出品全媒體、全場景、全平台打造的東北領先、全國一流的音視頻大型政務訪談節目《你好,瀋陽》現已全網上線。
10月18日節目播出第四十七期,特邀請瀋陽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二級巡視員關艷萍,瀋陽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經濟社會事業處處長彭福昌做客節目,兩位領導就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等工作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從左至右:
瀋陽市反詐防騙宣傳大使、節目主持人阿松
瀋陽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二級巡視員關艷萍
瀋陽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經濟社會事業處處長彭福昌
關艷萍巡視員在訪談中介紹,瀋陽市包含56個民族,其中55個少數民族共有93萬人,占全市人口的10.3%,也就是說,10位瀋陽人中就有1位是少數民族。瀋陽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滿族,有近57萬人;人口最少的是烏孜別克族,只有1人。少數民族以滿族、蒙古族、朝鮮族、回族、錫伯族5個民族的人口最多,共計91萬人,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98%。此外,全市還有來自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吉林、內蒙古等地區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31.4萬。瀋陽共有5個民族鄉、148個民族村,另有6所學校承接國家新疆和西藏民族班任務。
關艷萍指出,市民族和宗教局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務治理能力,實現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關艷萍同時強調,市民族和宗教局將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工作任務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大力實施文化浸潤,充分運用遼寧「六地」精神和瀋陽紅色文化資源,不斷提升各族群眾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文化獲得感,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彭福昌處長在訪談中表示,自2018年以來,瀋陽市已落實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達9600餘萬元、實施項目138個,涉及全市5個區(縣、市)共5個民族鄉和57個民族村,共計修水泥(砂石)路64.25千米、排水溝(渠)19.57千米、蓄水池(塘)5個、硬化路面32583平方米,建文化廣場12個(31396平方米)、蔬菜大棚6個,安裝太陽能路燈144盞,特色民居改造100戶,打抗旱井29眼等。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的有效落實,推動了民族鄉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促進了民族鄉村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民族鄉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深深紮根於各族群眾心中。
在節目中,關艷萍巡視員、彭福昌處長重點介紹並解答了如下問題(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完整訪談內容):
瀋陽市的民族構成是怎樣的?
瀋陽市民族工作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瀋陽市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民族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亮點?
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具體是如何共同構成瀋陽多元一體的城市文化底色的?
全媒體政務訪談節目《你好,瀋陽》
收聽、收看方式如下:
音頻節目:中國交通廣播FM99.3 每周三、周五18:00-19:00同名欄目《你好,瀋陽》播出。
視頻節目:愛音斯坦APP「你好,瀋陽」頻道、中國交通廣播「993路上好夥伴」視頻號、「愛音斯坦FM」視頻號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