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and More——矩聲 element i2台式流媒體播放器品評

2022-06-13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全能,and More——矩聲 element i2台式流媒體播放器品評

雖然我們現在在矩聲的官方文案中已經找不到「音樂伺服器」的概念,但在我心目中,矩聲這個品牌就是它的代名詞。在我們的常規認知中,伺服器其實是用作集中信息的東西、主要是由硬體堆疊起來的,而矩聲的element i2、以及整個品牌所打造的絕大部分產品,則是在「字面意思」上詮釋了對於音樂愛好者、HIFI發燒友的服務功能,而且是極為全能的那種。這種全能隱藏在了矩聲產品的體驗細節中、除了表象上能看到的硬體和接口功能,更是在「軟實力」上令人折服。

一直以來我也算是個「矩聲吹」了,雖然我沒有長期使用過他們的產品,只是憑著展會上的印象,就讓我覺得這是個有態度、有腔調的品牌,尤其是機器的外形設計、外殼做工、甚至是螢幕所呈現出來的細膩度與色彩,實在是讓人頗為驚艷。他們的產品第一眼會讓我懷疑這是一個來自日韓的高端品牌、不說是索尼、AK那級別,也至少得是能和愛歐迪、安橋平起平坐的水平,但其實矩聲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誕生於古都西安、同時也是一個傳統HIFI發燒氛圍極為濃厚的地區。

矩聲目前的產品可以籠統分為三個大類,分別是element、X-SABRE、mini-i系列。element本身是高端系列、而i2則為element中全新的入門型號,但i2和矩聲自家更高端的產品達成了許多方面的技術共享,如果僅從綜合使用體驗的角度來講,i2雖然並不是矩聲家最貴的產品、卻已經是矩聲家的集大成之作、甚至可以成為流媒體網播的「畢業級」設備。i2萬元的價格雖然不便宜,但縱觀矩聲的產品線、以及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流媒體一體機設備,卻可以稱得上為性價比之選。

鑒於i2可用的功能是在是太多,他們官方做出的文案詳情頁也極為的詳實,我就不在這裡做復讀機了,用列表的方式來給大家列一下i2的功能:

1、音源接收方面,前文提到了,它具備同軸、光纖、IIS LVDS接口輸入,CrystekCCHD-950超低相噪飛秒時鐘保證了極高的數字音源質量,且支持MQA。沒有AES也許是出於機身體積和定位的考慮,我個人猜測矩聲的定位還是在PCHIFI、或者便攜設備的音源接收方面,而AES一般是給大型台式機配備的接口。

2、作為支持網播流媒體的設備,它幾乎支持了你所能夠想到的所有功能,包括本地硬碟/NAS接駁、在線流媒體、區域網串流、網際網路廣播等,包括但不限於Airplay、DLNA、Roon Ready、Spotify Connect、Tidal、Qobuz等。在連接方面,它同時支持有線的千兆乙太網和2.4G/5G 雙模Wifi。

3、線路輸出、前級功能,包括XLR、RCA,可以作為解碼設備來接駁放大器和有源音箱,解碼晶片為ESS家的9038Q2M。

4、耳機直推輸出功能,用於直推耳機設備,i2採用全平衡放大電路,平衡口在32歐下可以達到1500mW、600歐下500mW功率輸出(THD+N<1%),有著較高的驅動上限和不錯的耳塞兼容性/純凈度。

為什麼i2沒有配備藍牙接收功能?相信大家心裡也存在這個疑問。我在諮詢官方後得到了答覆。他們認為,藍牙的音質好壞是發燒友群體中爭議較大的,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是針對手機用戶的話,蘋果用戶可以用AirPlay、安卓用戶可以用DLNA,對於偏向便利性的播放方式來說,藍牙的必要性就不高了。而矩聲自家的mini-i Pro 3因為沒有給安卓用戶配上DLNA,藍牙功能則是一個對安卓用戶的串流功能補充。

官方的回覆我認為還是非常可靠的,因為矩聲目前配備的在線流媒體和區域網串流功能都還是比較傳統的那些,因為從音質可靠性來說,區域網串流會比藍牙更加優秀、而且甚至投射的便捷程度比藍牙還要更高。但我覺得未來高碼率藍牙仍舊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趨勢,即便不談便攜播放器領域、目前很多針對高端音響系統的藍牙轉盤也在相繼問世,也許矩聲還是處在觀望和考量之中吧。從我個人角度出發,LDAC/aptX Adaptive/LHDC等藍牙編碼、以及即將推廣的驍龍暢聽,對HIFI發燒友的友好程度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需要配備特定的硬體藍牙方案才能實現,並不是一行代碼就能解決的事。對於矩聲未來高端產品用上藍牙功能,我會一直保持期待。

i2在涉及到「操控」方面的一切幾乎都做的無可挑剔,比如這塊高清到無解的螢幕,顯示封面時的細膩程度堪稱一絕,而且操控響應極快、滑動幀數極高,我甚至覺得它的刷新率可以媲美許多便攜播放器。這塊小小的螢幕可以讓友商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它的返回手勢操控觸發率非常高、即便是簡單的菜單邏輯也甚至明顯要比絕大部分的單片機播放器要來的好用和跟手,毫無操作學習難度。

比如,簡單的左滑右滑就可以讓你看到所有的操作介面,用儘可能少的介面實現了播放頁、輸入/輸出選擇、包括用這塊螢幕連接Wifi時的操控靈敏度、菜單字體友好程度甚至比部分便攜播放器還要好用。細節方面的表現也同樣讓人驚艷,比如,除了讓你手動切換解碼/耳機輸出功能,它還有自動識別模式,這樣當你在前級模式下插入耳機時,可以自動識別到耳機的插入並切換到耳機輸出。螢幕右側還有獨立的播放/暫停、切歌按鍵,當我使用USB連接PC時,螢幕上的切歌、暫停鍵居然是可用的,親測能夠支持Foobar、酷狗音樂、QQ音樂,簡直是把一些客戶想不到的需求功能點都考慮到了。

而矩聲官方的APP首先讓我意外的一點在於,我居然在VIVO的官方商城中直接就下載到了最新版本,這一點甚至連很多國際品牌的TWS適配APP都不能做到(國內手機品牌安卓應用市場的上架流程極為繁瑣,很多公司是直接放棄上架的,選擇讓用戶去官方通過某度盤之類的東西下載,而蘋果系統對他們來說是不得已為之),卻讓矩聲做到了。矩聲官方APP是極簡的設計風格,和它的機器操控介面一樣毫無上手難度、菜單直觀。

目前而言,iOS端的APP穩定性要比安卓端要高一些,如果你接駁的外接硬碟容量比較大,掃歌的過程會稍長,而且這個過程中的APP響應速度會慢很多。我建議是矩聲能夠增加一個強制掃描單個文件夾的功能,而不是按照目前的算法來完整掃描全盤。除此之外,i2不論是機器本身、還是手機端的配套操作我都可以打到接近滿分的程度,好看、好用、簡單、直觀。

既然i2目前已經支持很多高品質流媒體功能,那麼大家記得善用,首先能確認的是DLNA功能目前在音質上還是比藍牙要更加穩定和靠譜(也不那麼考驗藍牙發射端的輸出質量)。以網易云為例,你把i2通過網線連接到路由器的LAN口、或者利用WIFI的功能連接到和你手機的同一區域網後,直接在播放設置中點擊「投屏」功能就可以實現DLNA播放。而我目前我使用頻次最高的功能是Spotify Connect,可以非常方便地搜羅世界各地的熱門歌單、尤其是一些國內流媒體平台所不具備的非常豐富的爵士、古典、K-Pop、以及各種小眾的民謠、純音樂資源,而且音源品質可靠、連接速度也相當穩定。 同理,Spitify Connect的連接方式依舊是「傻瓜式」的,只要把i2連接在同網絡下,播放頁面下方的關聯設備里就會顯示設備全稱「ELEMENT I2」,單擊一下即可實現流媒體投送。

雖然我給i2的總體定義是「全能機」,但從功能配置上它也是有所側重的,比如沒有配備數字輸出功能和線路輸入功能,其實不難看出,從官方的定義來看是更希望大家用i2作為解碼設備或者直接的模擬輸出設備來使用,這也剛好對應了我對台機的兩個主要需求,那就是接駁有源音箱、以及直推各類頭戴式耳機。

從解碼所呈現的風格來看,連接到我的天朗Gold5時,會比我前幾個解碼的聲音要顯得更加小清新一些、底子較為清爽潤澤、結像是比較精緻的那種(參照對象為鈺龍DA1、傑士Heritage、山靈EM5),稍稍有點接近我手頭的另一台純解碼奧萊爾S8,但不同的地方在於i2的聲音是比較偏向於輕盈活潑的那類,並不強調厚度、傾向於線條感和光澤度的塑造,給Gold5的女聲和弦樂表現注入了新的活力;反之,如果你比較喜歡厚密感較強、或者偏模擬味的聲音,那i2顯然不是這類風格。

大家最關心的應該還是耳機口直出的聲音,而我得負責任地說一句,i2在音質層面的對手並不是同價位的那些傳統解碼耳放一體機,畢竟從體積層面來說,i2內部有一部分空間留給了一些涉及到操控的Soc硬體等,你買i2自然有部分錢是花在了它的流媒體能力和拓展能力所上。包括對於ES9038Q2M這顆DAC的選擇相信矩聲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們並沒有選擇滿血的電流輸出型9038Pro,Q2M在功耗控制、供電設計、包括後端模擬部分的搭建難度方面會小一些,可以留下更多的餘地去做調音方面的工作。

在音色方面,矩聲給我留下的印象一直是偏向於明亮通透的現代型聲底,對於韻味的打造相對克制、比較注重線條清晰度、透明度、結像層次感的塑造,在通透底子的前提下速度感並不算強烈、保證一定的寬鬆度和耐聽度。在搭配Timsok 1024這種對推力和控制力有著超高要求的平板頭戴時,i2和同價位的台機相比,雖然不能把大動態完全推開,但它中頻所呈現出來的那種輕微粘滯感和較好的潤澤度反而讓1024擁有了另一番風味、尤其是亞洲系流行和ACG的表現還不錯,不會像同價位的素質流台機那樣,同樣是不能完全推開、卻讓1024變得尖銳和刺激。

如果是搭配HD580這種全面型、擁有無懈可擊的古典大編制掌控力的頭戴,i2在空間感和中高頻延展度上有著非常好的發揮,極低頻的部分延展沒有完全打開、但是有著良好的氛圍感表達和結像的肉感,在滿足動次打次的基礎上表達出了很好的低頻細節紋理。人聲方面,HD580本身的味道沒有600和650那麼濃郁、是一個很好的人聲音色鑑別器,i2的人聲表達是非常清甜溫潤的走向、顆粒感抹的相對平滑,對於清麗型、活潑型的女聲有非常「入味」的表達,男聲會稍顯年輕化一些,總體而言能夠勝任絕大部分的泛流行、小編制、包括口味不重的一些搖滾樂。

i2我認為具備一個辨識度非常高的音色,非模擬味、非監聽味、也非數碼聲走向,它比常規的數碼聲型的機器要更加細膩、更加耐聽,也比監聽型的機器多了一些潤澤度、人聲的甜味兒。在結像的表達上,i2會顯得形體感稍稍瘦一些、適度的delay感讓它的高頻顯得較為鮮活輕盈,在古典器樂的表達上,它欠缺的是厚度和超大動態下的掌控力,優勢在於複雜場景下也有優秀的流暢度、清晰的層次感表達。

在搭配方面,它適合底子相對有一定厚密感的型號,相對不那麼適合類似K701、包括拜亞的T1這種風格的頭戴,總體顯得單薄了一些;而我手頭的和聲力G200、Meze Empyrean、歌德S6R60等,i2都可以達到推力和飽滿度兼備的地步,而且在器樂高頻光澤度方面的表現十分出彩。而如果是驅動耳塞,i2可以賦予一些本身不夠寬鬆、或者中高頻略顯呆板的耳塞一些新的活力,包括類似於Acousune Madoo、JADHIFI大水泥這種極為吃潛力的平板、動圈耳塞,i2展現出的控制力優秀、尤其在流行女聲的表達上頗有幾分驚喜可言。

矩聲自家最近也更新了Element X2的新旗艦,而如果你對於有著X2的功能有著較高的需求,這台售價9380的i2不僅可以實現X2的幾乎所有功能、操控體驗不降級,價格也僅有1/3,省下的預算甚至可以去購買一副旗艦級耳機、高端有源音箱、或者耳放。我認為i2對於有流媒體網播需求的發燒友來說無疑是一個「甜品級」的機器,萬元檔的價格、旗艦級的體驗,解碼質量和耳機口的聲音追准都頗為可圈可點。「全能」這個詞在矩聲家的產品里是常態,但這個寶藏品牌的東西會讓你越用越離不開、「More」的挖掘過程可以說非常的有趣、好玩,i2對我而言不僅是一個高品質HIFI產品,更是一個非常迷人的影音「玩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dac5aaa55c1f7a43255b4fa07e8e5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