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上漲超44%,是誰在從中作祟?專家:天氣太熱,雞不想下蛋!

2022-07-04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雞蛋上漲超44%,是誰在從中作祟?專家:天氣太熱,雞不想下蛋!

文:白豫

雞蛋漲價了,根據農業部監測數據,目前全國雞蛋價格平均上漲至10元每公斤,個別區域上漲至12元每公斤,比三月份上漲超過44%,瘋漲的雞蛋價格讓老百姓驚慌失措,有專家指出:最近天氣炎熱,導致母雞產蛋情緒不高,目前產蛋率下降至80%左右,雞蛋供應萎縮最終導致市場雞蛋價格飛漲。

但是,凡事都得從兩方面看問題,首先,天氣原因影響物價是否存在?其次,姜你軍、蒜你狠的前車之鑑不遠,這難道又是一次囤積居奇?

天氣影響物價

天氣影響物價是否存在,我們可以來看一些實例,2018年6月開始,我國海南省菜價飆升,茄子、尖椒、蘿蔔、黃瓜、豆角等蔬菜價格漲幅較大,茄子均價最高7元每公斤,豆角最高8.8元每公斤。整個蔬菜漲價持續了整整4個月,2018年6月開始,菜價才逐漸回落。

但6月之後,颱風「艾雲尼」的到來讓瓊州海峽多次停航,內地的新鮮蔬菜多次堵在港口無法通行,而其餘蔬菜經營者面對高溫高濕的天氣,也不敢把不易儲存的鮮菜往海南運,生怕壞在半路,因此海南菜價再度飆升。反觀易於儲存的糧食、大米、食用油方面卻未見上漲。對比可以發現,天氣原因影響的一般是不易儲存的食物物價,而便於儲存的食物物價則受其影響不大。

另外,天氣影響物價的範圍有局限性,一般是地域性的,交通不便和過渡依賴外部供應的地區通常受天氣影響較大。2011年6月11日,日本發生了3.11地震災難。隨著地震而來的是令人驚懼的海嘯,災難天氣最終導致日本大片農田被摧毀,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時至今日,將近十年的時間過去了,依舊有災民沒有得到妥善安置。災難性天氣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飲用水和蔬菜斷供。這不是漲價不漲價的問題了,而是直接沒有了。2013年後,部分區域初步恢復,但生鮮蔬菜依然是普通災民消費不起的昂貴食物,同樣的,易於儲存的大米和糧油則相對來說價格比較「親民」漲幅不大。

為此,天氣影響物價是可以確認的,天氣越極端對物價的影響越大。今年夏天,全人類經歷了140年以來最熱的一個三伏天,印度有媒體報道因極端炎熱而死的人超過200人,而動物在極端炎熱的環境中各項身體機能都會受影響,影響雞的產蛋率是完全有可能的。

囤積居奇的商品

至於這次雞蛋漲價為何不是某些商人囤積居奇所導致的,原因由兩個,一個是我國雞蛋的供應一直是穩定的,除非出現「禽流感」「非典」等嚴重疫情,市面上的雞蛋足以供應百姓所需,偶有所漲跌也大多是跟貨幣、工資上漲等原因有關(不深聊、你懂得)。即使有一部分商人收購市面上的雞蛋囤積來炒高價格也無法持久,因為雞是一直會下蛋的,你收了今天的,那明天又下出來了,形成不了市場壟斷。

其次,雞蛋的保鮮期相對較短,只比一般蔬菜時間稍長一些,通常在15-18天左右,囤積雞蛋極有可能會砸自己手裡。一般囤積商品的商人所選擇的商品都是易於儲存或可以用特殊方式儲存的,如姜、蒜等完全可以在冷庫中存放三個月時間,再比如6月初時全國漲價到14元一斤的蘋果,都是在某種程度上易於儲存的。

另外,特殊天氣的年份會導致下一年的物價有所變動,期貨市場受天氣影響最為敏感,而普通老百姓如果深入研究的話,也將能從中受益,知道市場的大致走向。對於天氣影響物價,您有什麼想說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d010a787f4250e255e8d38f255d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