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炮,中國年的煙火氣

2023-01-18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花炮,中國年的煙火氣

花炮,中國年的煙火氣

眼看著春節越來越近,

家家戶戶都忙碌了起來,

地理君也開始為過年忙活。

掛燈籠、貼對聯、買新衣、煮湯圓/餃子,

這些農曆新年的經典流程都要走一遍。

好像少了一樣?

對,放花炮。

瀏陽花炮,中國驕傲

和前幾年一樣,今年春節期間很多城市依然決定執行煙花禁放規定,但瀏陽河邊的人們就幸運多了。

在今年的元旦期間,這裡連著兩晚上演了跨年煙花秀;在剛剛過去的小年夜焰火晚會上,又有十萬發水母王煙花綻放升空,隔壁小孩看了都饞哭了。

圖源@瀏陽電視台

位於湖南瀏水之北的瀏陽市在花炮領域是不容質疑的「一哥」,素來有「中國煙花之鄉」的美稱。這裡盛產的煙花爆竹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超一半份額,出口量也占到全國60%以上,遠銷海內外。

據美國煙花協會的數據,全美大型表演中使用的煙花75%都產自中國,個人燃放的煙花則98%來自中國。瀏陽市相關部門曾表示,每逢美國獨立日,建國慶典或者聖誕節,瀏陽煙花爆竹企業的國外訂單都會大幅度增多。

"瀏陽花炮響天下,天下花炮數瀏陽。"

不僅是生產大戶,瀏陽還在自己的地盤上建立起了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認證過的「國家煙花爆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指導全國煙花爆竹技術標準化。

如今孩子們相聚在一起,

買煙花爆竹一起玩耍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憑這過硬的實力和厚實的家底,每年瀏陽都會舉辦自己的煙火大會,上周還開展了「湘贛邊煙花爆竹產品創意大賽」,鼓勵同行們在煙花的領域不斷頭腦風暴。

瀏陽的瀑布創意煙花

為什麼說「湘贛邊」呢?

在地圖上看,這裡有三個相互毗連的縣市,分別為長沙代管的瀏陽、株洲代管的醴陵和隸屬江西萍鄉的上栗

它們面積不大,卻是當今中國(也是世界)的花炮主產地。這三個縣市藏身於羅霄山脈,被澄潭江和栗水兩條河串起,組成了中國煙花生產的金三角

中國的花炮產地遍布四方:

北至內蒙古赤峰的敖漢旗,南到廣西北海的合浦,

東有江蘇鹽城的建湖,西達四川南充的西充,

還有陝西渭南的蒲城、安徽巢湖、河北保定等等。

湘贛交界的萍瀏醴地區是最具歷史的煙花之鄉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2月

由於歷史上的人口遷移和通婚,這三縣市的民間社會歷來高度一體化,不但屬於同一地理單元,還屬於同一文化單元。

瀏醴兩市與萍鄉地區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聲氣相通。所以花炮產業能夠跨越省境,在不同縣市間傳播發展。

江西宜春古城景區,炫麗的煙花在夜空綻放

據估計,全中國每年燃放的煙花爆竹,差不多80%出自該地區。瀏陽高湖尖山的土質特殊,是花炮製作原材料的一種,當地人稱為「固引劑」,也就是固定引線的一種材料,發展煙花產業有天然的優勢。

兩條河流為煙花的運輸提供了便利的航運條件,而丘陵地貌又是阻斷爆炸隱患的天然屏障,為花炮的生產、運輸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條件。

中國福建煙花大師蔡國強應卡達邀請,參與了2022年卡達世界盃開閉幕式的煙花設計

在2022年11月20日卡達世界盃開幕式上,出現了可以打上350米高空、綻放花朵直徑達到200多米的煙花,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這些煙花就來自江西萍鄉上栗的一家生產企業。

花炮,人生大事見證者

花炮,指煙花和爆竹。雖然肚子裡都裝著火藥,但煙花的製作工藝卻比爆竹要複雜得多,呈現出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一個給予人聽覺的衝擊,一個給人以視覺的享受。

2021無錫太湖黿頭渚中秋水上煙花音樂會

花炮作為華夏民族的時代見證者之一,每當有人生大事發生,如婚喪喜慶、四時八節、祀祖祭神、迎賓送客等,人們圍聚在一起點燃煙花爆竹,分享興奮與喜悅,驅散惡與壞運氣。

重慶元宵節焰火

李畋是發明爆竹的傳說人物。在唐《異聞錄》中有一則關於他的記載:「李畋……鄰人仲叟為山魈所祟。畋命旦夕於庭中用真竹著火爆之,鬼乃驚遁。」

大意是李畋的鄰居被山鬼作祟,李畋讓人在院子裡早晚燒竹,用竹節爆裂的聲音嚇退鬼怪。

長沙橘子洲頭煙花

事實上,燒爆竹驅邪,是古已有之的傳統,並非一定是李畋發明。待火藥發明之後,人們不再燃燒竹子了,卻仍然一直沿用「 爆竹」 的叫法。

明清兩代,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時間已不限於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開始燃放,直到子夜零時達到高峰,俗稱「迎神」。

江西萍鄉的煙花

到了現代,每逢婚喪喜慶、逢年過節,人們還是會想要通過燃放煙花爆竹來拜神祭祖,以表慶賀,這可能就是刻在中國人DNA里的習慣吧。

小時候甩過的煙花

和爆竹相比更具觀賞性的煙花出現後,放花炮還多了一層招待外來客人、增添氣氛的意義。

早在宋代,朝廷就在外事活動中用焰火晚會招待各國來使,皇帝與文武百官一同觀賞;到了清朝,以燃放煙花「樂賓」的形式十分普遍,圓明園西邊的西廠就是招待外國來賓觀賞煙花的場所。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奧會順利圓滿閉幕,閉幕式上的煙花秀美輪美奐,天空呈現出「天下一家」等字樣

如今,重大國際、國事的慶典活動中也少不了煙花爆竹絢爛的身姿,例如國慶七十周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杭州20峰會等,開始用煙花在空中組成各種圖案和文字。

從為民間娛樂助興,到為國家盛典華麗布景,煙花爆竹不僅作為「氣氛組」增光添彩,也展示了我國傳統煙花技藝的高超。

放煙花的快樂,從整活兒開始

傳統的煙花以圓形居多,講究的是「團團圓圓」「圓圓滿滿」的好兆頭。在短視頻平台里,現代人已經不滿足於又大又圓的普通款煙火和小小一盒的摔炮,一些看起來天馬行空的煙花爆竹已經在煙火師傅的手裡出生了。

有一些靠色彩取勝,五光十色形神兼備,如最適合在白天觀賞的「沖天大水稻」和「粉黛亂子草」。

圖源@封面新聞

圖源@直播聊城

還有一些因為過於寫實而令人不知如何評價的新奇小玩意兒,如彩蛋製造者「母雞下蛋」和幸好是假的的「狗屎運」,令人大開眼界,直呼神奇。

圖源@澎湃新聞

其實在煙火上玩花樣,古人早就開始了。

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了南宋寶慶元年(1125),由「地老鼠」引發的一件趣聞。其中提到了「地老鼠」,是一種旋轉型的小煙花,和現在小孩子常玩的「小蜜蜂」差不多。它雖然沒有強烈的爆炸,但趁著夜色到處轉溜,不知何時會炸上那麼一兩下,像四處亂竄的老鼠。

童年記憶中的各種花炮

流行於宋代的煙火,在煙火師的技術提升下於明清達到了極盛,煙火造型在前人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突破,出現了一些以花朵為靈感的新品種:「倒垂蓮」「落地梅」「金絲菊」「大牡丹」「垂帶柳」「一丈蘭」等。

天津,孩子在室內透過窗戶看外面的煙花

這時候的煙花,已經從「寫意」逐漸過渡到了「寫實」,不只是帶有一點浪漫的詩意,而是能用煙花創造出與真實花朵接近的燃放效果。

煙花為何如此絢爛多彩?

火藥的配方可以追溯到唐初孫思邈的「伏硫磺法」。「一硝二磺三木炭」,這是唐代孫思邈對黑火藥成分的記載。

火藥中的硝石和硫磺,和各種金屬粉末的相遇,

便是煙花之所以燦爛的原因

圖源:中華遺產 2009年1月

在黑火藥里摻入鋁、銅、鋅或者鎂粉,燃燒時便能呈現出五顏六色的效果——這便是金屬離子的「焰色反應」。再加入硝酸鉀作為氧化劑,不僅使火藥燃燒更加徹底,還可使火焰色彩更加艷麗。

用煙花祛疫?荒謬

今年關於煙花爆竹該不該解禁的討論尤其激烈。人們期待在春節這個萬象更新的日子裡,借著節日的儀式感,來驅散陰霾、祈福祝願。

對於全國大部分地方來說,今年仍將繼續執行既往的「禁燃」政策。有人認為燃放煙花爆竹可以驅除疫氣、爆竹中的硫磺可以為空氣消毒,並以此為理由提倡煙花解禁。

實則不然。

上海城市景觀陸家嘴煙花表演

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生朱林筠在公開採訪中表示,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二氧化硫,有強烈刺激性氣味,不僅對動植物、環境有影響,還對人體有害,是人體應當避免接觸的物質

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的影響,也是近幾年環境領域學者們研究的重要方向。

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

從已發表的文獻來看,學者們對大量煙花爆竹集中燃放是否會增加空氣中顆粒物PM2.5的問題做了很多數據分析。

在500米高空看2022年西寧市煙花

圖源@我的陀螺儀不會青海話

以一些京津冀、湖南等地公開發表的檢測數據來看,在春節期間限放煙花爆竹確實會減輕空氣污染。

2015~2020 年京津冀地區春節期間環境空氣品質數據表明,禁放後PM2.5 和PM10 的排放量顯著減少,比五年間高峰期的數據分別下降72%(2017年)和73%(2016年);

湖南常德:煙花點亮鄉村夜空

湖南雖為煙花產業第一大省,近年來也在多地城市實施了煙花爆竹燃放管控。有課題組的研究顯示,2022年春節期間湖南省空氣品質較往年明顯提升,全省PM2.5的平均濃度較2021年春節(除夕至初六)下降12.1%。

仰望煙花的人們

同時,冬季由於氣溫較低,近地面空氣流動性較弱,逆溫較多,這些條件使春節期間空氣污染物更加不易擴散。燃放煙花爆竹對PM10和PM2.5的影響長達30~40小時。

隨著製作工藝的改進,國內的環保煙花技術已經走在全球前列,但尚不能做到完全零污染和環境友好。煙花究竟該禁還是該放開,是一個需要多方面權衡決定的問題。

今年,分外想念煙花。

大家總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年夜飯可以點外賣,春晚可以電腦上看,拜年紅包在手機上點點就能發,隔著螢幕麻將牌也照樣打。

現代生活的便利讓一切唾手可得,好像也少了點帶人氣兒的熱鬧。煙火帶給大家的,不僅是圍聚在一起的熙攘,還提供了一個時刻,讓大家同時從生活的喧鬧中抬起頭,仰望天空,欣賞焰火,驚訝地拍手。

在這幾分鐘里,無論你來自何方,我們都看向同一片夜空,被同一瞬間的美照亮、震撼、感動。自此前行,你不再孤單,因為身邊都是被「煙火氣」溫暖過的同路人。

【參考文獻】

[1]楊瑞.煙花的「禁」與「放」,是時候被正視了.央視網.2023年1月6日

[2]黃淑淑.煙花禁燃,傳統與現實的博弈[J].浙江人大,2021(11):70-71.

[3]萍·瀏·醴 中國花炮產地的「金三角」.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2月

[4]宋燧文.燃放煙花爆竹 法令無法消除的民俗.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2月

[5]丫米.煙花 夜空中作畫的中國秘訣.中華遺產.2009年1月

[6]閆金亮,黃茶香,朱玉平.傳統文化產品煙花爆竹健康發展的幾點思考[J].湖南安全與防災,2019(08):44-45.

[7]廖信忠.城裡人只配玩加特林煙花,農村玩的那叫軍火. 廖信忠.2023-01-09

[8]張阿鳳.山東兩地放開煙花爆竹燃放?實則區域限放播報文章.齊魯晚報網.2022-12-22

[9]盧燕飛.山東兩地春節7天可燃放煙花爆竹獲網友點贊,環保與年味如何平衡?專家解讀來了.成都商報.2023年01月04日

[10]閆文蕊,朱兆洲,李緒威,張紫靜.2015—2020年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對京津冀空氣品質的影響[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1(06):46-53.

[11]劉妍妍,王彥琦,楊力,張琴,黎常成,肖童覺,張政.2022年湖南省春節期間環境空氣品質特徵及來源分析[J].綠色科技,2022,24(20):153-160.

[12]張海蛟.撥開霧霾看煙花——瀏陽花炮產業走上科技環保之路[J].湖南安全與防災,2013(05):28-29.

[13]老魚兒.煙花也是經濟|巨潮播報文章.巨潮WAVE.2023-01-06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〇〇

設計:巍巍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bd8a17df54b07f0bbed4c65c92826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