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北方】2023年,是零跑汽車成立的第八年,也是朱江明從零開始、選擇造車二次創業的第八年。
回首望去,早期的零跑汽車爭議纏身、飽受質疑。但到了8年後的今天,零跑汽車在如今強者如林的新能源車企中已經占據一席之地、甚至有超越領跑之勢。去年的零跑汽車銷量一路長虹,累計銷量突破30萬輛、並且達成與Stellantis集團的投資合作。
為什麼零跑汽車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朱江明在2023年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是這樣說的:「如果說8年來我們做對了什麼?首先就是堅持了全域自研的技術路線」。確實,提起朱江明和他的零跑,絕對繞不開「技術」這一關鍵詞。技術是朱江明的初心,是朱江明創業路上的磐石,是零跑汽車逆襲的底氣。
不光是技術,「做高端但不貴的車」這一口號同樣深得人心。在眾多造車新勢力車企中,賣情懷、賣服務、賣營銷的不在少數,可真正以產品取勝的卻少之又少。「選車看零跑,價值有參考」,對於朱江明而言,這句話不是掛在牆上的口號,而是每件產品上的標杆。
從零開始的朱江明,如今已經讓零跑汽車實現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的蛻變,接下來又將如何書寫無限大的可能性?
技術極客的初心
朱江明在投身造車前,便有著技術極客的底色。浙大學霸,大二就自己組裝了電視機、手拿5000塊錢創辦大華股份,在電子安防領域做到全球行業第二。依靠技術,朱江明創業成功,在安防領域做到了頭部。而對技術的痴迷,讓朱江明走上了二次創業的道路。
2015年,朱江明與友人在西班牙旅遊,看到一個西班牙高端社區里停著好幾輛雷諾電動車。他意識到,這種電動車在國內市場擁有很大的潛力,而大華股份在電子設備方面的技術積累和自研軟硬體等領域的積累,完全可以直接應用到汽車上。「我要再次從零開始,進入智能汽車產業」,零跑汽車應運而生。
創業伊始,跨界造車的朱江明鬧過不少笑話。朱江明曾在採訪中坦言,「那個時候對汽車行業的認知確實非常少,很多事情沒有考慮到。比如說牌照問題,沒想到還存在工廠都不能建的問題,還需要許可,這些是我們原來考慮不足。」談及「燒錢造車」,朱江明說,「當初如果做汽車像李斌早就知道要花200億,那可能我就不做了。當時覺得花幾十個億就可以做起來了,才會一直往前走。」
或許正是有這股「無知者無畏」的精神,才讓朱江明撐過了早期的艱辛。朱江明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不在銷售、而是在技術。擁有近三十年的研發製造經驗的朱江明,在造車上依然選擇技術取勝,提出要零跑汽車走全域自研路線。「三十年的創業經歷告訴我技術創新的重要性,技術創新才能帶給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過去的一年,技術確實使零跑汽車實現彎道超車。「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實現行業首個座艙域、智駕域、動力域、車身域「四域合一」,達到智能電動汽車核心組件之間的無縫高效協作。這一關鍵性技術的推出,讓零跑汽車得到了Stellantis集團的認可,與其創建了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成為國內首家落地的新勢力與跨國巨頭的合作項目。這一合作被認為是開啟了中國反向合資的先河。
不難看出,技術出身的朱江明,對於技術的持續探索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很多車企選擇「PPT造車」,靠營銷賺快錢的時候,朱江明卻讓零跑汽車走了最艱難的一條道路。但事實證明,造車唯有以技術立足,才能走得更遠。如朱江明所言,「掌握核心技術是零跑的根本。」
「我們要做高端但不貴的車」
為了技術研發,朱江明可以豪擲千金,不惜成本,但另一方面,朱江明卻又十分「精打細算」。朱江明有一雙皮鞋,自他開始造車以來,已經在公共場合穿了8年。去年,在基於全新四葉草平台打造的首款車型——零跑C10發布的記者會上,曾有人就此事向朱江明提問,朱江明是這樣回答的,「花錢上,我們確實從農村開始的,都還是比較節儉的,包括各個方面。對於資本的使用,我們每一分錢都掰成兩分花,才有可能讓零跑走到今天,我們確實是花錢最少能夠做更多的事、做更多的研發。」
在去年4月的"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朱江明曾語不驚人死不休,"十年以後,類似零跑C11這個級別的SUV,售價應該在5萬元"。究竟是什麼給了朱江明打價格戰的底氣?
面對價格戰,各家車企都說要「降本增效」,那錢應該花在哪裡呢?作為二次創業的「老人」,朱江明清楚,錢要花在「刀刃」上。在朱江明打造的商業模式下,零跑汽車可以憑藉全域自研的優勢,在資金使用上保持高效運轉,保證零跑汽車在研發投入上資本使用率的高效率。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朱江明想為用戶打造「高端但不貴的車」。在勤儉持家的朱江明看來,把錢花在真正值得投入的技術上,才能真正實現降本增效。讓電動車的用戶不花冤枉錢,用最少的錢,能買到擁有先進技術的電動車產品。
「零跑是最有誠意的。我們一直說,我們是以成本定價,而不是以品牌定價,首先產品要好,這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至於價格,零跑的產品價格永遠是成本定價,這是未來我們一貫堅持的,無論是高配的產品還是低配的產品。」朱江明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所以他能明白,車企以成本定價,才可以讓消費者買到真正有性價比的車。
就以零跑C10為例,搭載了行業唯一的「四葉草」中央集成電子電氣架構,擁有全球首批/同級唯一8295晶片AI智能座艙,同級唯一Orin+雷射雷達硬體的AI高階駕駛輔助系統,花18萬以下的預算就能買到50萬價格區間才能買到的配置。「我們是首款把高價格、高配置的達到業內最低成本水平,在配置8295雷射雷達和Orin晶片基礎上做到18萬的量級,這個應該達到用戶預期的。」
高端但不貴,朱江明用實際行動,來讓用戶感受零跑汽車的誠意和性價比的標籤。正因為朱江明對於技術、對於性價比的執著,零跑汽車才能用最低的價格,讓消費者買到最新的已經上車的技術。不為期貨花錢,不為沒有價值、華而不實的技術花錢。
零跑,陪跑,領跑
曾經的零跑汽車,最多算是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陪跑者,還是剛開始跑就遇到滑鐵盧的那種。2019年,零跑汽車第一款車型零跑S01的發布會上,朱江明手裡拿著即將發布的智能駕駛晶片"凌芯01"問身邊的人,「我出來手抖怎麼辦?",他擔心經過鏡頭的放大,線上觀眾會看到他止不住顫抖的手。結果零跑S01初出茅廬便慘遭滑鐵盧,2020年零跑S01全年銷量僅1000台出頭。
也正是這次滑鐵盧,讓朱江明痛定思痛,決心以技術立足,讓零跑汽車活下去。終於在2022年9月底,零跑汽車港股上市,並且在當年交出了「全年交付111168輛,同比增長154%;全年營收123.85億元,同比增長295%」這樣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2023年對於朱江明、對於零跑來說,是喜憂參半、但又富有希望的一年。這一年,零跑汽車實現整車成本70%的自研自造,成為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唯一具備全域自研能力及垂直整合度最高的智能電動車企。「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讓零跑汽車不僅可以賣車,還可以外供技術,與Stellantis集團達成合作。另一方面,零跑汽車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毛利率為1.2%,首次實現毛利率轉正。朱江明實現了2022年毛利率轉正的諾言。
但零跑汽車並未實現2023年的全年銷量目標。據官方數據,零跑汽車2023全年累計交付量達到14.42萬台,同比增長超過29%,雖然取得了不錯的增長,但由於種種大環境因素,這與零跑汽車2023年年初定下的20萬台年度銷量目標,仍有較大距離。
雖然有過低谷、遭遇寒冬,但春暖花開之時似乎就在不遠的將來。2023年,零跑達成累計交付超30萬台里程碑,全域自研路線厚積薄發,高性價比廣受好評。如朱江明在八周年信的最後所說:「心之所向,無往不前「,零跑汽車的領跑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