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配置,只是這款車諸多亮點中的「基操」?|動力試駕·睿藍7

2023-10-26     車動力

自睿藍7正式上市後,「越級」、「超值」、「舒適」、「科技」等標籤就一直被廣大網友經常提及——那麼,它的亮點是否就只有上述這些呢?……近日,筆者受邀參加了廠方在重慶舉行的媒體試駕活動,也由此對這款車有了全新認識。

在外觀方面,睿藍7的風格突出簡約、時尚。其車身沒有過多繁瑣設計,整體質感在同價位產品中算是較為出眾;同時,封閉式前臉、低風阻輪轂和隱藏式門把手等細節不僅很好展現出新能源車的身份,也將風阻有效降低至0.238cd,確保了出色的能耗水準。

此外,這款定位為「後驅轎跑SUV」的新車側面採用了明顯的溜背造型,濃厚的運動氣息油然而生。

在車身尺寸方面,睿藍7的「三圍」分別為4690mm/1892mm/1650mm,軸距則為2775mm。在筆者實測過程中,該車後排的頭部空間並未因溜背造型而產生緊張感,只要不是乘員身材特別誇張,這裡乘坐三位成年人也不會太過侷促。

坐上駕駛座,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5.4英寸大屏+9.2英寸液晶儀表+AR-HUD抬頭顯示。其中,後者可在行車過程中清晰顯示導航、車速、限速等信息,科技感滿滿。

廠方表示,睿藍7的車機系統內置龍鷹一號7nm晶片,可媲美當下最為主流的驍龍8155,帶來流暢、絲滑的運行速度;同時,其UI介面也非常出彩,一級菜單中的卡片式設計集成了大多數常用功能,使用體驗則與手機非常接近,即使是新用戶也能快速上手。

一番靜態體驗之後,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可以說,這款新車的動態表現完全超出了其十多萬元價位的應有水平。

在性能方面,睿藍7採用後輪驅動,其電機最大功率為180kW、峰值扭矩達385N·m。在城市道路中,該車的動力可謂「隨叫隨到」,變道、超車都非常輕鬆——當然,這也是一款電動車所應有的先天優勢。

進入山區道路後,睿藍7在底盤調校方面的水準可謂是顯露無遺。該車採用前麥弗遜、後五連杆獨立懸架,當筆者以較快速度通過一些急彎時,其整個底盤能輕鬆「拉住」車身,不至於出現較大側傾。

正因為如此,駕駛者的心情在睿藍7「跑山」全程中都是非常愉悅的——當面對下一個彎道時,你完全有信心去嘗試以超過上一次的速度通過。在不斷探尋該車彎道極限的過程中,睿藍7所提供的「情緒價值」確實超出預期。

同時,該車在面對某些較大的減速帶時也能迅速抑制車身彈跳,並保證車內成員的舒適度。此外,它還提供了業內少見的「防暈眩模式」,這對首次接觸電動車的朋友既非常友好、也足夠體貼。

當天的試乘/試駕結束後,同車媒體均給出了一致評價:睿藍7所能帶來的駕乘高級感在同級競品中可謂非常少見。整體來看,該車的動態表現並未單純追求電動車常見的「傻快」,而是在用戶體驗方面花費了更多心思——只要是真正感受過它的人,自然就能有體會。

在試駕睿藍7之前,筆者對這款新車其實並沒有太多信心。畢竟,它身上的亮點實在太多——諸如「GBRC水晶架構」、「20萬元內唯一搭載雷射雷達」、「智能後驅」、「605公里續航里程」……我們很容易就因此而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或許又是一款「配置堆砌型」產品。

然而,試駕感受卻與此恰好相反——足夠豐富的配置,其實只是它諸多亮點中的「基操」。

【車動力說】在當下這個無比「內卷」的時代,應該如何高質量地「卷」?……或許,睿藍7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當幾乎所有「參賽選手」都加入了「低價高配」遊戲時,該車除了在此方面不落人後之外,更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發力,並希望憑藉更出色的駕乘質感征服潛在用戶群體。

然而,這一優點也確實需要經過深入了解、試駕後才能發現——所以對睿藍品牌而言,如何讓更多消費者願意去走出這一步,或許才是它當下的重中之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6f038ff7298948bb387afc7912ba0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