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感情又好,為何喬治五世不接收尼古拉二世,致其全家被害

2022-10-09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長得像感情又好,為何喬治五世不接收尼古拉二世,致其全家被害

俄國革命黨人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後,臨時政府曾打算把他和他的家人送到英國,讓他們投奔他的表兄英王喬治五世。原本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表兄弟之間的關係極好,可是為什麼,喬治五世竟然拒絕給尼古拉二世一家提供政治避難,最終導致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殘殺呢?

悲劇發生後,英國人民普遍對尼古拉二世深表同情,認為喬治五世冷酷無情,因此對他詬病頗多。

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

確實,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這對表兄弟,不僅長得如出一轍,青少年時期還交往密切,感情很深厚。按說表弟有難,做哥哥的理應幫一把,可是喬治五世為何事到臨頭,卻拒絕了尼古拉二世的避難請求呢?

說起來,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的確是親上加親的關係。

喬治五世的母親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王后,尼古拉二世的母親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妻子瑪麗亞皇后,而亞歷山德拉和瑪麗亞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關係非常親密。因此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非常親,從青少年時期開始,他們就經常往來。他們的友情深厚到彼此分別後,喬治五世還會寫信給尼古拉二世,告訴他自己永遠愛他,希望兩人的友情天長地久。

喬治五世原本並非王儲。

按英國王位長子繼承制的傳統,他的哥哥阿爾伯特王子從生下來就肩負了做君王的責任。儘管阿爾伯特王子自幼厭惡讀書,到皇家海軍服役也一事無成,反而與軍妓鬧出各種風流韻事,把愛德華七世氣得暴跳如雷。但在歐洲,哪怕是國王,也沒有擅自變更繼承人的權利。所以,儘管阿爾伯特王子因「同性戀」「變態殺人」等醜聞而聲名狼藉,但他只要不出意外,還是穩穩的未來君主。

所以,作為第3順位繼承人的喬治,只能另謀出路。王室貴族若不想只做個富貴親王,往往會選擇到部隊服役,再通過不斷晉升,成為舉足輕重的軍官。

愛德華七世見阿爾伯特王子對學習毫無興趣,所以他把阿爾伯特王子送到皇家海軍服役。由於喬治只比阿爾伯特王子小17個月,所以他一直和阿爾伯特王子一起接受教育。

和阿爾伯特王子不同的是,喬治在部隊里如魚得水。他酷愛航海,曾在家庭教師道爾頓的陪伴下,遊覽了歐洲和東亞各國。不光開闊了眼界,航海的本領也非常優秀。他也下定決心,要把一生獻給海軍事業。

後來,由於阿爾伯特王子在軍事上也沒有起色,因此父親愛德華七世只好把他送到劍橋大學,希望他能在高等學府的薰陶下,獲得一個君主該有的能力。喬治因為在航海上表現出色,愛德華七世把他繼續留在皇家海軍部隊里。

阿爾伯特王子和喬治

喬治憑著實力晉升為軍官,又很快成為一艘魚雷艇的艇長。到1891年時,他已經升任海軍中隊長了。

只不過,原本在海軍中大有前途的喬治,卻因感染了嚴重的傷寒,不得不離開軍隊回王室養病。而這一走,也讓他的海軍生涯畫上了句號。

由於在服役期間一直受命於叔父愛丁堡公爵阿爾弗雷德親王,所以喬治在康復後,就經常去拜訪這位一直對他照顧有加的叔父。一來二去,他愛上了叔父的女兒瑪麗郡主。

然而,喬治的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卻陰差陽錯把瑪麗許配給了長孫阿爾伯特王子,並作主為兩人舉行了隆重的訂婚儀式。

心儀的女孩成了未來的嫂嫂,這讓喬治十分傷心,也讓他和阿爾伯特王子的感情出現了裂痕。父親愛德華七世得知他的心事後,也為他難過。但王室成員訂婚絕非兒戲,所以愛德華七世也只能勸他另覓佳人。並建議他寫信寬慰他的祖母,使其不要為此事擔憂。於是,喬治給疼愛他的祖母寫了一封簡訊,在信中向祖母保證:「沒有任何人能超越我們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

讓喬治沒想到的是,阿爾伯特王子和瑪麗訂婚6周的時候,一場流感在倫敦大蔓延。流感像魔鬼一樣,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28歲的阿爾伯特王子,也因此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阿爾伯特王子去世後,喬治不僅成了第二順位繼承人,同時還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允許下,接收了阿爾伯特王子的未婚妻。當然,維多利亞女王之所以會這樣安排,一方面是因為她認為瑪麗會成為一位非常合格的王后,另一方面也是知道喬治對瑪麗早有愛戀之心,她有心成全這個孫兒。

喬治五世和瑪麗王后

1910年,愛德華七世因病去世,喬治繼承王位,是為喬治五世。

此時,尼古拉二世已經做了16年皇帝。

不過,尼古拉二世自登基起,俄國就處于波翻雲涌的變革期,尼古拉二世雖然完成了工業體系的發展,卻造成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大批農民破產,社會矛盾也越來越尖銳。但尼古拉二世並沒有正視底層人民的矛盾,反而繼續向外發動戰爭擴張領地,這也讓人民更加仇恨他和君主制度,並不斷發起罷工鬥爭。

當時,不光俄國社會動盪不安,整個歐洲也因為工業革命的變革,發出了要推翻君主制的呼聲。英國王室的權威,也數度受到過嚴峻的考驗。特別是喬治五世繼位後,以工黨為首的新階級和人民,已經迫切地想要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當然,廢除君主制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儘管大多數民眾都認為王室的存在是多餘的,但是英國議會仍然要三思而後行。畢竟英國王室存在了數百年之久,對於英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影響力,還是很有作用的。

和風流能幹的愛德華七世相比,喬治五世雖然堪稱道德典範,但他那嚴肅木訥的性格,卻並不被民眾喜愛。大家反而認為他高高在上。所以他成為國王后,推翻君主制的聲音更加嘹亮。再加上葡萄牙、奧匈帝國等王室都先後被推翻。這也讓喬治五世和英國王室面臨的局面更加艱難。

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軍隊也響應革命,發生譁變。失去了軍隊的支持,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宣布遜位。延續了數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也因此覆滅。

本來,臨時政府計劃把尼古拉二世及皇室成員送往英國,讓他及家屬投奔英王喬治五世。對於這個安排,英國議會也同意接收尼古拉二世一家。但是,喬治五世卻斷然拒絕給予尼古拉二世提供政治避難。

阿里克斯

喬治五世為什麼這樣做呢?

原本,尼古拉二世在政治上和英國人並沒有太大的矛盾,不過他的妻子阿里克斯是德國大公爵路德維希四世的女兒。這個女人由於隨意插手政務,寵信妖僧拉斯普京等,因此在俄國很不受歡迎,被民眾稱為「黑森的蒼蠅」。

在得知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要到英國避難後,英國工黨就不斷發起抗議。英國人民對德國的仇恨,喬治五世是見識過的。他們不僅把有德國姓氏的英國人送進監獄,就連英國人喜愛的德國犬,也會無端地被民眾打得慘叫不止。

不僅如此,那些頂著德國頭銜或者德國姓氏的英國貴族,也成了眾矢之的。他們原本在軍隊里或者政府機構里的表現堪稱模範,但受頭銜或姓氏的連累,他們不得不主動辭掉職務,以平民憤。

英國人民的民族仇恨,已經把喬治五世看得膽戰心驚。這樣一來,尼古拉二世自然就成了燙手的山芋。情理上,他應該幫助這個表弟,但一旦接受,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思潮,很可能影響到英國。思前想後,為了王室的地位,喬治五世最終決定犧牲親情,拒絕給尼古拉二世一家人提供避難幫助。

隨著俄國革命進入高潮,次年,十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被革命黨人槍決。慘案發生後,尼古拉二世成為悲情人物,英國人民對他無比同情,同時也對喬治五世當初不施以援手非常不滿。紛紛指責他冷酷無情,是個懦夫。

尼古拉二世一家

不過,喬治五世並不後悔。雖然現在英國民眾在指責他,但如果當初他接受了尼古拉二世,可能結果就是另外一個版本。

所以,喬治五世從道義上對尼古拉二世開展了象徵性的營救工作,他曾在1919年,派遣軍艦到克里米亞,想從剩下的皇族成員中,找到尼古拉二世的孩子。可是他最終不得不相信,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確實已經死在了槍口之下。之後,喬治五世想方設法把尼古拉二世的母親瑪麗亞,用軍艦接到了英國,並且給予了她各種優待。

不僅如此,他還繼續積極地進行與德國剝離的工作。

英國王室的稱號是漢諾瓦王朝,漢諾瓦王朝的第一代君王喬治一世,就出生於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因此包括國王在內,王室成員不光擁有德國血統,連姓氏也一直是德國姓氏。喬治五世要求那些享有德國頭銜及姓氏的英國貴族們,都要改名換姓,並且他還發表了一個鄭重聲明,宣布英國王室改名為「溫莎」,並將其作為王室成員的姓氏。

一方面,「溫莎」源於歷史悠久的溫莎城堡,而溫莎城堡又是文韜武略的征服者威廉一世修建的。在英國人民心中,溫莎城堡就代表著英國的強大和輝煌,所以喬治五世的做法,很快在民眾中博得了好感。

隨著一戰結束,英國王室也終於渡過了危機。後來在喬治六世和伊莉莎白女王的不懈努力下,王室的聲譽越來越好,一直延續到今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64ba0f619db77abed10b355ab3ec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