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上特斯拉Optimus竟是人扮演的?時薪高達48美元!

2024-10-16     51CTO

史上最短髮布會結束後,馬斯克一夜搞沒了4700億人民幣(670億美元)!

大家紛紛奇怪:怎麼了,馬斯克畫的餅難道不香了?

這邊,外媒又甩出來一個驚天大瓜:發布會上的特斯拉機器人 Optimus 居然是人扮的!

更準確的說——是有工作人員在不遠處戴著 VR 設備,遠程進行操控的。

就像特斯拉曝光的訓練場景一樣,大家都躲在不遠處的一個小屋裡回應著參會者,堪稱AI時代版的櫃員機里有櫃員!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個出圈的視頻,一個小哥詢問 Optimus 當機器人最難的是什麼?

Optimus 呃了一聲,說,努力和你們一樣像人類。

但如果這是人類小哥在機器人皮套下的表演,未免有些太黑色幽默了!

這事究竟是怎麼曝光的呢?

1.Optimus炒作:特斯拉的兩幅面孔

X上知名科技博主@ MKBHD 在和特斯拉的 Optimus 進行猜拳後,非常興奮地感慨道:這要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機器人和大語言模型的演示,要麼就是主要是由人類遠程操作的,沒有中間選項。

圖片

但很遺憾,是後者,甚至明顯到參與到現場的人都敏銳的察覺到了「人工」的成分。

這只能怪當天的 Optimus 表現得太好了,把現有的AI技術天花板都甩在了後面。

有幾個典型的破綻:所有機器人都有完全不同的聲音,而且它們的回應非常迅速,手勢與之相匹配。

甚至有參與活動的網友解圍說:特斯拉作弊得太明顯了,應該不是要故意騙我們。

有趣的是,無論@ MKBHD 怎麼問,被問到的特斯拉員工都告訴他這是AI控制的。

但是也不是所有特斯拉的員工都那麼守口如瓶。

博主@Robert Scoble發了一段和Optimus的互動視頻,並在X上感慨說「這不是完全的人工智慧 這意味著明年的人工智慧日,我們將看到擎天柱的學習速度有多快。」

有人說,你咋知道?@Robert Scoble淡定回覆:我問的。真是一個敢問,一個敢答。

在視頻里,@Robert Scoble 問Optimus: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了AI。Optimus打太極:這我不好說,以後你就知道了。博主追問:一些還是沒有?Optimus:我雖然不確定,但大概是有一些。

搭配上 Optimus 的手勢看,給人感覺是:用到了一些AI,但不多。

不過,@Robert Scoble 隨後澄清,他和工程師進行了交談得知,當 Optimus 行走時,就是人工智慧在運行的。

2.AI沒跟上,但Optimus硬體依然可圈可點

認為特斯拉沒有故意隱瞞 Optimus 是遠程操作的人認為:特斯拉機器人的這場秀關鍵還得看硬體啊!

的確,該機器人在活動中展示了22個自由度(DoF),包括手部動作能力,除了和粉絲大玩「剪刀石頭布」,還現場集體熱舞。

這比2023年12月的更新有了重大進步,當時Optimus Gen2展示了11個自由度以及處理像雞蛋這樣易碎物品的觸覺感知能力。現在,它能夠在大型活動中製作並端送飲品。

並且,當天還公開了下一代機械手,Optimus Gen3 手部 22Dof,肌腱繩控制,模仿人體前臂肌肉群和結締組織結構設計,使操作更加靈活、有力、柔韌。

金融教育家Zeff Pena表示:「目前這個機器人是遠程控制的。但這已經可以成為某人的『物理化身』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人通過改進的執行器和傳感器開始拾取和整理物品,使用帶有兩自由度的頸部執行器進行瑜伽動作,並且通過新的電動機將行走速度提高了30%。它還引入了扭矩感應、可彎曲的腳趾部分和類人腳設計等改進。

3.扮演機器人的工作:時薪高達48 美元

雖然櫃員機里沒有櫃員,但是特斯拉的人工智慧可是真的人工。

這甚至是一個專門的崗位,而且薪水不菲!

此前,為了幫助Optimus順利進廠打工 ,特斯拉招聘了許多人類教師。

他們會佩戴設備,幫助收集運動數據,以訓練讓 AI 更好地驅動 Optimus。特斯拉為這些崗位的開價高達48美元一小時。

當然,這個工作也是有一定難度的。首先,遠程操作工需要有和Optimus差不多高,也就是身高在170-180cm之間;其次這份工作對體能消耗很大,需要穿著設備的前提下,每天行走7個小時以上!

這就有了文章開始的視頻中,數十名遠程操作工穿著動作捕捉和 VR 設備,站在 Optimus 機器人旁邊。在一個大型白色房間的黑色墊子上,工作人員必須緩慢機械地舉起和放置物品,而 Optimus 機器人則在它們面前用真實物品完成相同的動作。

在同一空間內,機器人也在獨立練習行走並完成其他任務,如摺疊衣物等等。

4.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馬斯克還會遲到多久?

特斯拉於 2021 年宣布了其 Optimus 項目,目標是讓其完成「危險、重複或乏味」的工廠任務。

而在「We, Robot」活動中,馬斯克有了更大的願景:他提到,Optimus 現在可以做任何事情——機器人可以執行遛狗、看孩子、修剪草坪,甚至做提供飲料等任務。

他預測,Optimus 的長期成本將在 2 萬至 3 萬美元之間,購買機器人將比買入一輛車更便宜。在馬斯克的預測中,Optimus 最終會生產超過 200 億台,而且地球上 80 億人都將需要這種產品。

不過,就像馬斯克很多預言一樣,Optimus 的時間表也存在過度承諾和持續遲到的情況。時間回到2022 年,馬斯克曾表示,Optimus 的生產可能最早在 2023 年開始。而到了 2024 年,馬斯克乾脆不再給定具體的推出時間。

從技術上看,機器人的量產是個難題。英偉達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阿尼梅什·加爾格曾表示,Optimus 機器人將需要不斷的更新和新原型開發。每個組件和升級都是定製的,早期通過工人收集數據的工作是一項巨大的投資——而且風險很大。

雖然阻礙重重,長路漫漫,但都沒有挫傷馬斯克對Optimus的看好:"我相信這將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產品。

自從2022年原型機發布以來,Optimus已經走過了很長的路,當時它只能在舞台上揮揮手,被人懷疑是穿了戲服的工作人員。

繼續走下去,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也許終將出現。

就像馬斯克在發布會後的所說那樣:「我的預言一半會遲到,一半會提前……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所做的預測很少不成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07fcee73327f4e02941bac07d46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