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品食用油混裝罐車,為何能夠「一路綠燈」?

2024-07-02   上游新聞

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國內許多普貨罐車運輸的液體並不固定,既承接糖漿、大豆油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為了節省開支,不少罐車在換貨運輸過程中不清洗罐體,造成食用油被殘留的化工液體污染。

卸完煤制油的罐車,不經過任何清洗,直接裝運食用大豆油……媒體報道的罐車運輸亂象,讓廣大網友深感震驚,不僅暴露了運輸行業的混亂,更直接威脅到了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

混裝運輸不清洗的罐車,是如何一路「綠燈」暢行的?

在食用油運輸方面,目前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但這絕非可以隨意混裝的理由。保證食品運輸環節乾淨衛生,避免出現污染,是最基本的常識,沒有強制標準,也並不意味著食用油的生產運輸等環節,沒有任何法律和監管依據。

事實上,《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

也就是說,哪怕這些罐車所屬的運輸企業,不從事食用油的生產經營,同樣得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到專車專用,「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並對車輛進行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潔衛生。

罐車運輸企業之所以敢鋌而走險,忽視基本的安全、衛生要求,無非是為了利益最大化。一方面,相較於專車專用,運完化工品再繼續運食用油,可以增加業務種類,拓展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單次洗罐幾百塊,不洗直接運能節省大量成本。

混裝運輸不清洗的操作,能夠成為「行業里公開的秘密」,絕不只是某個罐車司機或者運輸企業的問題,它折射出來的是各個環節的層層失守。

比如報道就提到一個細節,罐車裝油的全過程,記者在廠區外都能清楚看到,且罐車沒有遇到任何阻礙,沒有人檢查罐體內乾淨與否。

「一車多用」如此明目張胆,說白了是因為對食品運輸的把關不嚴,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為了圖省事,糧油廠家驗罐環節流於形式,對罐車是否清洗罐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在缺少相應國標的前提下,職能部門監督執法力度不足,導致運輸企業違法成本低。

運輸企業利慾薰心,食用油廠家把關不嚴,日常監督執法缺位,於是,一輛輛載著可能被污染過的食用油的罐車,才能在城市裡暢行無阻,將有衛生安全隱患的食品送到我們的餐桌上。

食品安全無小事。食用油、化工品混裝,一車多用不清洗,一旦化工液體混入食用油中,釀成食品安全事件,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面對這樣的行業亂象,僅僅靠呼籲運輸企業加強自律顯然不夠,必須提前設防亮「紅燈」。

一方面,要加強對罐車運輸和食品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和執法力度,讓食品生產運輸的全流程,都處在監督視野之下。另一方面,一旦發現任何衛生隱患漏洞,不管是一車多用,還是驗罐流於形式,都要嚴肅處理,提高違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懾。

總之,罐車運輸亂象的整治,必須從監管執行、行業自律,從上游生產到下游運輸,各個環節著手發力,形成共治的合力,才能守衛舌尖上的安全。

特約評論員 熊志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