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銀行APP的「長輩模式」足夠貼心好用嗎?
時代在進步,我們身邊的老人卻在慢慢老去。
智能化服務在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老年人犯了難。就日益普及的銀行APP來說,部分老人視力不好,識字率不高,不理解智慧型手機邏輯,使用起來經常一籌莫展。智能技術成為擺在老年群體面前的一道「數字鴻溝」。隨著國家號召,不少銀行APP均面向中老年客戶群體開發相應的「適老化」版本,即大字版本。
於是,2022年4月,《時代周報》及《消費者報道》對市面上主流的銀行APP進行了一系列測試,推出系列報道。在適老化服務方面,我們重點圍繞有無該項服務、設置、字體、功能、語音、客服等維度,分別挑選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這6款國有大型銀行的APP進行測評,藉此督促企業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也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有效參考。
6款國有銀行APP
均可切換至「長輩模式」
據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13.50%。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2020年11月,為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第11條規定,提升網絡消費便利化水平,推動金融機構等優化用戶註冊、銀行卡綁定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語音版、民族語言版、簡潔版等適老手機銀行APP,提升手機銀行產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第17條規定,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組織開展網際網路網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改造專項行動,重點推動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等網際網路網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使其更便於老年人獲取信息和服務。優化介面交互、內容朗讀、操作提示、語音輔助等功能,鼓勵企業提供相關應用的「關懷模式」「長輩模式」,將無障礙改造納入日常更新維護。
那麼時間來到2022年,市面上的各家銀行是否都推出了相應的「長輩模式」呢?
國內的銀行可分為9類:國有大型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農村信用社、民營銀行、外資銀行、村鎮銀行。
2022年4月,本刊記者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6家國有大型銀行APP的適老化服務進行體驗評價。
結果顯示,6家國有銀行APP均有相應的適老化服務版本,在標準版本或經典版本的基礎上均可切換到相應的「長輩版」「大字版」「關愛版」「幸福生活版」「歲悅長情版」,雖然名字不統一,例如工商銀行APP叫「長輩版(幸福生活版)」,而交通銀行叫「關愛版」,但都是對字體大小、功能設置進行過優化的適老化服務版本。
其中農業銀行APP的版本切換里除了有超大字體、功能精簡的「大字版」,還具有適合其農業銀行特色的簡約風格、助力鄉村振興的「鄉村版」。其字體也比較大,功能偏向於年齡較大的鄉村群體,我們認為這也屬於適老化服務範疇的改進。
「長輩版」特點:
字體更大、功能更簡單
「長輩版」真的能對老年人很方便嗎?對比標準版本有什麼改變呢?
以工商銀行APP為例,其標準版功能較齊全,除了具有基本的存款和轉帳功能,還具有投資理財、貴金屬、貸款等較專業的金融功能,並具有生活繳費、本地服務等智能功能,功能齊全,由於容納的內容夠多,所以字體相應較小。
但這些功能對於老人來說,是否都是必要的呢?工商銀行APP切換到「長輩版」(或其他名字,本文統一稱呼適老化版本為「長輩版」)之後,字體放大了好幾倍,設計簡單,首頁功能只有6項——我的帳戶、轉帳匯款、投資理財、專屬帳戶、親情帳戶、全部。
簡而言之,「長輩版」是根據中老年人的實際使用需求,調整介面更簡潔,隱藏了老人大機率用不到的一些功能和項目,同時將字體放大,瀏覽查看更加方便。
如下是6款國有銀行APP的「長輩」版本,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
6款國有銀行APP的字體全部進行了放大顯示。
雖然各銀行側重有所不同,APP顏色、設計、布局不太一致,但基本的功能都能實現,設計上大同小異,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均在首頁布局了帳戶、轉帳、理財這3大功能。帳戶、轉帳是使用銀行APP最基本的功能,而大部分中老年人有點余錢,有一定的購買理財產品的需求,所以6款國有銀行APP的「長輩版」均將此三項功能放到首頁顯示。
不同之處在於,工商銀行側重專屬存款、親情帳戶的設置,方便老人購買存款產品,子女替長輩設置帳戶;農業銀行側重於明細、存款等功能,給老人提供較常用到的基本查詢和存儲服務;建設銀行側重於生活繳費、話費充值的便民服務,是老人常用到的生活服務;中國銀行側重於保險、養老金功能,著眼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晚年養老需求;交通銀行與建設銀行類似,側重於生活繳費、話費充值、存款的便民服務,是老人常用到的生活服務;郵儲銀行側重於查詢、生活繳費,也是老年人使用頻次較多的便民服務。
這些功能均大大簡化了標準版本或經典版本的複雜功能,但也均能覆蓋中老年人經常需要用到的服務:查詢,轉帳,買點理財產品,交點水電費,充值話費……一副老年人的生活場景浮現到了我們面前,且6家國有大行均在基本的功能之外,加入自己理解的中老年人經常用到的功能設計。
設置步驟: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首頁切換較方便
2021年4月7日,工信部發布《網際網路網站適老化通用設計規範》,提供適老化服務的網頁或獨立的適老化網站,網頁中嚴禁出現廣告內容及插件,也不能隨機出現廣告或臨時性的廣告彈窗。此次體驗的6款國有銀行APP均未出現廣告或廣告彈窗的情況。
部分中老年人初次接觸智慧型手機,對其的邏輯理解可能不是非常清楚,那麼能快速、顯眼、便捷地設置好「長輩版」便成了消費者所關心的。
結果顯示,「長輩版」一般有兩種途徑可以設置,可在「首頁」或「我的——設置」中進行設置。
6款國有銀行APP中均可在首頁進行切換設置。
以工商銀行為例,在首頁,點擊右上角的「+」號,在下拉菜單中,點擊「版本切換」,即可選擇切換到「幸福生活版」。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設置也是如此。
工商銀行APP可在首頁的「+」號切換
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設置更明顯,沒有「+」號,可直接在頁面最上方的「版本」進行切換,更容易老年人一眼看到,容易理解和查找。
農業銀行APP可直接切換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APP剛下載安裝完,一進去均是標準版本,需要切換。而郵儲銀行需要登錄手機銀行才會顯示「版本切換」按鍵,即沒登錄的話,老年人無法找到該適老化版本的手機銀行。
因此,我們建議銀行APP的設置介面交互越簡單越好,能首頁設置最好,甚至不要在「+」號中,按鈕設計建議足夠明顯。
這方面的設計可參考學習目前設計較成熟的短視頻APP的「青少年模式」的設置,功能按鈕直接放在首頁當中,甚至第一次打開,會直接彈出提醒,足夠醒目。
快手、抖音、嗶哩嗶哩首次進入會有「開啟青少年模式」提醒,可一鍵進入
不足或漏洞:
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二級頁面字體未適配
根據2021年4月工信部發布的《網際網路網站適老化通用設計規範》,網頁布局設計應依照扁平化原則進行,避免陰影、透視、紋理等複雜裝飾設計,也可獨立提供內容簡約的適老化大版塊網頁樣式。
雖然6款國有銀行APP在首頁均對字體進行了優化調整,但適老化設計並未落實到每一頁面,一些二級或多級頁面字體仍較小,行間距不足,與標準版無差異,對於老年人來說不夠友好。
例如工商銀行APP的轉帳頁面,字體未適配,彈出的提醒字體密密麻麻擠成一團。
例如中國銀行APP的保險頁面,點進去之後的頁面未進行優化,布局與字體與未優化的標準版一致。
例如交通銀行的話費充值頁面,充值說明的小字體密密麻麻,對於老年人很不友好。
希望銀行APP對各級使用頁面親身體驗,不要漏過細節,影響使用體驗,不只是做好門面功夫。
語音設置:
交通銀行語音助手不明顯
除了「長輩版」,其他模式也可自由切換,例如普惠版、校園版、鄉村版、英文版等。
適老化服務除了字體變大,功能減少,簡化導航欄及介面,還有其他設計嗎?
由於部分老人識字率不高,銀行APP均推出了語音服務。
結果顯示,6款銀行APP均有語音設置,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這5款銀行APP的語音設置較明顯,在頁面的正下方。
而交通銀行語音助手不明顯,設置在右上角,圖形相對較小,不太明顯。
左邊的交通銀行APP語音助手不明顯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GB/T 37668-2019 《信息技術網際網路內容無障礙可訪問性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標準》,網際網路內容對於特定用戶(包括殘疾人、老人和其他用戶)具備內容本身可感知,內容中的介面組件可操作,內容和控制項定義可操作,內容和控制項定義可理解,且內容應有良好的兼容性。
由此可見,6款較知名的國有銀行APP在適老化服務方面依然有改進空間。
大家對銀行APP的使用體驗還有什麼吐槽?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