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願是高考後考生和家長面臨的最重要的事情。6月17日,記者整理了與此密切相關的關鍵詞,助力家長和考生做到心中有數。
院校調檔分數線又稱投檔線,是省級招生考試機構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如105%或120%),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平行志願的第一輪正式投檔)中自然形成的投檔給院校的最低投檔分數。省教育考試院根據普通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計劃數和投檔比例計算出應投檔數,按相應規則投檔後,向院校所投考生檔案的最低投檔分數就是學校的調檔分數線。
平行志願是指高考招生同一類別、同一投檔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係的志願。平行志願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先從最高分考生開始,依次檢索和投檔,當輪到檢索某一考生時,遵循該考生所填報的志願順序檢索,當符合投檔條件且院校有計劃餘額時,即被投檔。
順序志願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願有先後順序,如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等,每個志願只包括一所院校。其錄取投檔是按「志願優先,從高分到低分」的規則進行投檔,第一志願錄取結束後,若有的高校招生計劃未完成,再對未完成的計劃進行第二志願的錄取。因此,考生的第一志願至關重要。
專業(專業類)平行志願,是新高考招生同一類別、同一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係的專業(專業類)志願,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專業類)為志願單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進行投檔。
所謂「專業級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專業時,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個或幾個分數值,來確定選報不同專業志願考生的錄取專業,這種分數值就是「專業級差」。也就是院校在錄取考生第一專業志願和非第一專業志願時的分數差額,各專業志願間級差分數,如3分、2分、1分等。例如,某高校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級差分為「3、1、0、0」。也就是說,該校第一、二專業志願之間分數級差為3分,第二、三專業志願間級差為1分,其餘專業志願之間級差為0分。
按大類招生是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通過該方式錄取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先統一學習基礎課,一段時間後再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校的專業設置情況,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最終確定所學專業。考生在報考按大類招生的專業時,要了解大類中都包含哪些專業(方向)。
「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高校會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並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目前,共有39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招生。
不予錄取——表示不能錄取。考生即使分數再高,填報了此部分專業也不會被錄取。
不宜就讀——表示此部分內容供考生在報考專業志願時參考。但需要提醒考生,有的專業高校會有具體的要求,填報志願時應注意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避開不能錄取和不適宜報考的專業,結合體檢結論,合理選報志願,增加錄取機會。
(本報記者 曹萍 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8fac4b968cd07af7a21418185080d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