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養成說話和氣的習慣,能把孩子送進清華北大!

2024-01-21     趙丁慶聊軍事

原標題:家長養成說話和氣的習慣,能把孩子送進清華北大!

一位在事業上比較如意的朋友,在聊起孩子教育的時候,頗為自豪地對我說:

「孩子啊,絕對不能夸,越夸越調皮。你得讓他從小經歷坎坷,長大了才能處事不驚。你看我,從小被我爸罵到大,心裡就一心想著要超過他,所以現在就成功了嘛!」

而他口中所說的坎坷,就是這樣的:

這就是所謂的「恐懼讓人成長」。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天使,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對待自己親生的孩子都能惡語相向,用語言一次次傷害他們?

網上有段很經典的話,充分解釋了這一現象:

看完這些,你還要撒潑似的用語言的利刃繼續傷害孩子麼?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和我說話?」這是很多父母都愛問的問題。

我有一個剛上大學的表弟,他經常抱怨他媽媽不管不顧的纏著他說話,可除了談學習和比較誰更聰明,他們根本談不到一塊去,因而他總是對他媽視若空氣。

剛開始的手我認為表弟是叛逆期,後來才知道是他媽媽太過專橫和無禮。

在他們的對話中,他媽媽總是把「你不對」、「你應該像誰學習」掛在嘴邊,因此聊天變成說教,表弟也就越來越抗拒和母親相處。所以說,很多時候不是小孩不願意溝通,而是大人在無形之間把天聊死了。

在這季的《爸爸去哪兒》里,

記得某本書里有這樣的一段話: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糟糕的溝通方式,會毀掉一段關係,哪怕那是最為人珍愛的親情。只有良好的溝通、耐心又誠懇的話語,方能雕琢出親密溫暖的親子關係。

作為家長,你們真的好好說話了嗎?

孩子上學後,在學習、同伴交往、師生關係方面會有各種不適應,有孩子能掌控的,也有孩子畏難的,有進步也有退步,有成功的事情也有失敗的傷心。

所以家長要有理智、客觀的心態,孩子報告好消息能好好說話,孩子說沒考好也能夠好好說話。如果孩子沒考好家長就氣勢洶洶,其結果孩子就只敢報喜。

家長守信用,對孩子說到做到很重要。有時候父母答應帶著孩子出去玩,結果因為工作而失約。或是答應孩子成績上升就給獎勵,結果孩子拿回試卷卻忘得一乾二淨。

失去孩子的信任不需幾次,只一兩次就夠了,家長要特別檢點自己,要守信用,珍惜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成長。試想一個成年人,若上班每天被領導說笨、沒用,他會作何感想?何況對孩子們惡語相加的還是親生父母。

這種粗暴、負面的家庭教育方試教育出來的孩子,只會越來越自卑、沒有安全感。無疑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8e82651d6959a079c8149b919d7c8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