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追狐狸,卻在洞中摸出33件國寶,還有一尊「三大神獸結合體」

2023-11-14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村民追狐狸,卻在洞中摸出33件國寶,還有一尊「三大神獸結合體」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我國雖說有五千年歷史文明,但真正出現文字記載,目前為止僅有3500年左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年代久遠,二是3000年前還處於「結繩記事」的階段,即便到了春秋戰國也是如此。當時科技不發達,人們對於很多事物難以理解,這就促成了「神靈崇拜」,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有龍、鳳和麒麟,又稱之為「三大神獸」;一般來說,龍、鳳、麒麟都是個體獨立的神獸,但在廣西賀州卻發現了一尊將三大神獸集合於一身的青銅器,用專家的話說「這是中國三大神獸的結合體,神獸中的神獸!」

說到「結繩記事」的歷史,很多朋友或許會說,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相對發達,怎麼可能還處於半原始社會呢?如果放到中原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的確已經基本脫離「結繩記事」,並且出現了古文字;但是放到廣西「賀州」,這裡相對偏遠,世人仍舊處於半原始的狀態,直到「瀟賀古道」的開闢,中原文化才逐漸傳入這裡,青銅器鑄造技藝也在沙田河流域率先登上了嶺南地區的巔峰。至於這尊「神獸中的神獸」更是結合古代百越文化與中原文化於一身,堪稱是極其珍貴的古代藝術品;而它的發現更是一段美麗的偶然,竟然是村民追狐狸,在石洞裡「掏」出來的。

說這話還要回到今天廣西的「賀州市」,這裡有座小山,廣西多山石,這座小山顯得並不出眾,但卻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紅珠山」;至於為什麼取名「紅珠」,或是年代久遠的原因,世人已經對此沒有了印象。「紅珠山」腳下就是「龍中村」,還有幾分田地由當地村民耕種;公正的說,這裡土地稀少,而且不甚肥沃,因此地里的莊稼對於村民來說十分珍惜。村民雖然珍惜莊稼,山中的各類野獸可不管這些,稍不注意就會在莊稼地里折騰一番;眼看著陳海貴家的花生就要收穫了,沒成想卻被山中小獸「光臨」了一次,著實讓人心疼不已。

就這樣,氣憤不已的陳海貴帶著兒子,拿著獵槍就蹲守在自家田裡,非要抓住「兇手」不可;說來也巧,某天竟真的來了只小狐狸,正在田裡撒歡卻被陳海貴逮了個正著,抬手就給了一槍。這槍歪了點,可把小狐狸嚇得不輕,撒腿就跑,陳海貴就在後面追,直到「紅珠山」的半腰還是追丟了;不肯放棄的陳海貴在附近尋找一番後,竟然發現了一個石頭洞,並認定此處就是狐狸的窩,於是先堵上洞口,又回村召集人手一起上山逮狐狸。

再等十幾個村民「全副武裝」的來到石頭洞前,先是拿著火把往裡照了照,竟然真的有一隻大「狐狸」雙目圓瞪地站著;村民喊了幾聲,這隻「狐狸」竟然動也不動,再用木棍捅了捅,居然感覺硬邦邦的。陳海貴大著膽子伸手一抓,居然從洞裡「掏」出一隻怪模怪樣的東西,由於銹跡斑斑,看上去像是一條狗的樣子;不用問,這東西肯定是祖宗們藏在這裡的寶物,這可讓村民們興奮不已,於是合力撬開山石,出現在眼前的竟然是一條寬4米,深達十多米的「甬道」。

後來村民共在這座洞裡找到了33件「寶貝」,但就是沒找到那隻狐狸;「紅珠山」挖到寶貝的消息隨風傳遍了整個賀州,也驚動了當地的文物部門,隨後就有專家找到了陳海貴。專家宣傳「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後,村們也都把找到的寶貝一一上交,據事後統計,共有33件文物,其中18件為古代青銅器;最後由村民帶領,專家又來到了「紅珠山」上的石頭洞,勘查後專家認定,這應該是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鑿山而建也說明了墓主人應該是當時的一位身份顯赫的王公貴族。

由於墓內並未有文字記載的東西,因此專家只能將注意力又放回到了33件文物上面。這些文物中包括青銅鼎、青銅鼓、青銅箕形器,還有一些貝殼「錢幣」,陶器等;其中最引人關注的還是那尊像狗的「青銅器」,專家仔細清理後,再看這尊青銅器,身上刻滿了「夔紋」,僅從這一點來看,這件青銅器就不是普通之物。不僅如此,這東西背上還盤著一條龍,尾刻一隻鳳,肚腹渾圓中空,頂上還有一個蓋;後經專家鑑定,這件青銅器應該是古代的「酒器」,也是一件重要的祭祀「禮器」。

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這件器物高53.7厘米,寬23.5厘米,長50厘米,重21.5千克,最為特別的是身上刻滿了一種叫「夔」的紋飾,顯得十分莊重華麗;依據體型來看,這尊器物很像是古代「麒麟」的造型,又加上身上的盤龍和尾部的鳳凰,不僅讓專家想起了史料記載中的南越文化。麒麟、龍和鳳自古就是我國代表祥和的三大神獸,如今竟然在一件器物上結合在了一起,其最大價值在於器形和紋飾表現出明顯的中原文化特徵,堪稱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融合的經典之作。

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專家最終將其命名為「麒麟尊」,並在1996年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國寶級文物;之後一直代表中國在全世界巡迴展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8186641bf8a1d54422bac0bcdccf4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