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張偉被指責抄襲:我是把所有美妙的旋律,都拼湊在一起

2022-07-26   許佬娛樂

原標題:2014年,大張偉被指責抄襲:我是把所有美妙的旋律,都拼湊在一起

2014年,大張偉創作的《倍兒爽》,結果被發現是抄襲,可大張偉卻很大方地回應道:「我雖然抄襲,但比原版更好聽。我把自己叫做音樂裁縫,能把所有美妙的旋律都拼湊在一起。」

大張偉生來就是討人嫌的體質,北京的音樂圈有一個傳聞;「沒揍過大張偉,都不敢說自己是北京人。」

出道之後,大張偉承受的爭議更是接連不斷,抄襲事件、鬥毆事件、解散事件……

接二連三的禍事,試圖揭下他玩世不恭的臉皮,讓其露出脆弱敏感的真面目。

1999年,中國內地有一支未成年樂隊成立了,取名「花兒樂隊」。

而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名字,十分愜意溫暖,就叫《幸福的旁邊》。

裡面收錄的《花兒》、《放學啦》等等歌曲影響了一大批青少年的青春。

但誰都想不到,這支樂隊背後的主人只是四個十四五歲的孩子。

當年他們穿著人們口中的奇裝異服,染著五顏六色的奇怪發色,鮮艷、奇異地站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就連媒體記者似乎都看不慣,還一度成為了青少年的反面教材。

樂隊最為突出的就是樂隊的主唱:大張偉。

當記者問他為什麼要如此與眾不同時,那個斜劉海上還染著紅毛的大張偉是這樣說的:「他人笑我不一樣,我笑他們都一樣。」

而這句話,也成了他一生的註腳。

1983年8月,大張偉出生在北京南城的一個大雜院裡。

小學的時候,大張偉被挑進了學校的合唱團,看到孩子有這天賦,大張偉的爸媽也很高興。

為了支持他唱歌,夫妻兩人晚上推著小車在街邊賣煎餅果子和餛飩,用來補貼家用。

就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大張偉的父母給他攢錢買了專業的音響,讓他學唱歌。

但大張偉也的確沒讓爸媽失望,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大張偉從崇文區第一唱到了北京市第一,而後因優異的成績被送到了俄羅斯參加世界級的比賽,並憑藉著一首《小小少年》拿下了二等獎。

1994年,「魔岩三傑」與唐朝樂隊受邀去了香港紅磡開演唱會,隨著這場演唱會,中國颳起了一場「搖滾風」。

大張偉一看,這跟我那《小小少年》可不一樣,原來音樂還能這麼玩兒?

就趁著這股「搖滾風」與大自己幾歲的王文博和郭陽組了個樂隊,開始玩音樂,這就是後來的「花兒樂隊」。

那一年,大張偉14歲,就組成了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搖滾樂隊,陰差陽錯地成了「中國搖滾未來接班人」。

在別人眼中,這是一件挺令人高興的事兒,但大張偉卻表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挺好,但巨人有時候也溜肩。」

成為「花兒」後不久,在張亞東等一眾人的幫助下,樂隊出了首張專輯《幸福的旁邊》。一上架就賣了四五十萬張,而隔壁朴樹的《我去2000年》也才賣了30萬張。

頭戴「天才少年樂隊」的巨大光環,花兒樂隊一戰成名,大張偉也從此名聲在外。

2001年,花兒樂隊與付翀由於利益分配問題,矛盾越來越深,在最後一張專輯《草莓聲明》發布後,兩者的關係降至冰點。

那兩年,花兒樂隊被公司雪藏,沒有收入沒有演出,有的只是一場又一場的節約談判。

時間來到2004年,在雙方對峙下,大張偉和其他成員拿出了40萬解約金,徹底告別了付翀,重獲自由。

那一年,大張偉再遇挫折,沒人能想到,當時的他只有21歲,但那時的大張偉並沒有因為一次挫折就一蹶不振。

反而賺錢的心思愈演愈烈,他將自己的MP3裝滿了歌,他聽夠了5個G的內存,寫了一遍又一遍的歌詞。

最終《嘻唰唰》成功現世,再一次將他推到了更大的舞台上,從那之後,花兒樂隊就靠著這個音樂方向發展。

不過,當時他寫的《嘻唰唰》,人們也罵他不搖滾,不純粹。

他笑著對樂隊的人說,「石醒宇,你不是想買寶馬嗎?這麼唱你就能買得起。搖滾聲沒有了,但是有錢聲。」

大張偉只是窮怕了,他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但是做搖滾的日子看似高光,其實他還是窮得叮噹響。

後來正如他所說,賺錢了,他第一件事就是給爸媽買了個大房子。

他被指抄襲,甚至過往的才華都被質疑。

他哭著對公司的人說,我沒有,我不是故意的,我甚至不記得自己聽過這首歌……

但沒人相信他,於是他不再哭了,隨你們罵吧,他認。

2009年花兒樂隊宣布解散,人們還罵他,說他忘本,說他為了錢忘了兄弟,其實離別,從來不是他主導的。

大張偉說:他的人生中每回有大福的時候,就會有質疑的聲音。

這句話形容的一點沒錯,不過他能從逆境中一路逆襲而來,也得益於他背後的賢內助,也就是他的經紀人劉迎。

劉迎比大張偉大三歲,早在他還是花兒樂隊中的一員時,劉迎就已經是他的經紀人。

2016年,大張偉才向大眾透露其實兩年前就已經和劉迎領證。

別看他們行事低調,連婚禮都沒辦,但他們在彼此的人生中卻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劉迎更是陪他從大火到谷底再到逆境重生。

有她在,大張偉不用顧慮太多,只需要安心工作。

也許愛情可該如此,夫唱婦隨,為了家,為了愛,共同發展,一路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