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鄧光榮在拍電影的時候,有江湖中人來收2000塊錢的保護費,鄧光榮勃然大怒:「啥?敢收我的保護費?我去會會他!」
結果半個小時後,他回來了,吩咐手下:「給他們拿5000塊錢送過去!」
手下撓了撓頭,「大哥,人家只收2000保護費,怎麼還要多給三千?」
鄧光榮擺了擺手,「他們不收保護費了,這五千塊錢,是我賞給他們喝茶的!」
這就是鄧光榮行走江湖的規矩,不愧是大哥!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娛樂圈魚龍混雜,那些被詮釋「義薄雲天」的老大,都是真實存在的。
就比方說,大哥鄧光榮,在娛樂圈既有口碑又有人脈。
他是著名導演王家衛的伯樂,李小龍的領路人,肥肥沈殿霞的義哥,還和社會上的人稱兄道弟。
在香港,鄧光榮這個名字,占據半個娛樂圈,即便是「傳奇」兩字,也不足以概括。
1946年,鄧光榮出生於廣東順德,家裡較為富裕,從小就在溫室中長大的鄧光榮,在年少時期根本沒想過當演員,在步入演藝圈之前,他就非常滿足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
17歲的時候,因為在同學的推薦下,參加了影片《學生王子》這部影片的競選。
貪玩的他也只是符合同學的要求,去參加了應試,鄧光榮就這樣從千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就這樣被選中,成為了該部影片的男主角,''學生王子''的稱號也就此而來。
在進入到演藝圈之後,鄧光榮相繼出演了許多愛情影片。
1970年代,鄧光榮轉戰台灣影壇,繼續走「文藝小生」路線,拍攝了瓊瑤的《彩雲飛》、玄小佛的《白屋之戀》等愛情片。
得益於自己的英俊容貌,鄧光榮與秦漢、秦祥林並稱為台灣三大文藝片小生。
如果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娛樂圈會多一位偶像男星,會少了一位「大哥」,但這不是鄧光榮要走的道路。
在台灣的時候,鄧光榮就搭檔林青霞一起出演過作品,兩人也因此結緣,並在當時合作了非常多的大牌女星,張艾嘉、甄珍都曾和他有過合作。
在台灣收攬了大批人氣和財富之後,鄧光榮又回到了香港發展英雄題材的影片。
當時香港正是這類題材興起的時候,他借著這樣的熱勢順利從台灣小生轉型成了江湖大哥形象。
並在那是成立了自己的影片公司,出品的《旺角卡門》《阿飛正傳》在當時都大受歡迎。
在這期間還提攜了不少當時還未大火的藝人,像黎明、任達華、周潤發等人。
當年動作片興起的時候,他就認識了李小龍。
在李小龍回到香港發展的時候就對李小龍照顧有加,因此兩人私下的關係也非常要好。
從上世紀6/70年代起,黑幫組織在香港有很大的勢力,甚至滲透到娛樂圈中。
傳言鄧光榮的父親鄧博文是洪門致公堂廣州分堂的堂主,而鄧光榮本人跟著「聯公樂」的大佬劉榮駒進過「社團」,所以與幫派關係密切。
而鄧光榮出品製作的黑幫電影「聯公樂」也有投資。
鄧光榮本人除了外在風流倜儻,為人也頗具「義氣」。
若是圈中好友或後輩遭遇「社團」騷擾,鄧光榮會利用自己的背景為大家擺平不少事情,因此在圈中深受愛戴,被奉為大佬。
鄧光榮為人正直,喜提攜有才華的後輩,其中他最為得意的莫過於提攜了一代名導王家衛。
1987年劉鎮偉加入了鄧光榮的公司,隨後又將被新藝城辭退的王家衛拉了進去,兩人一同合作,由王家衛編劇的《江湖龍虎鬥》、《猛鬼差館》大賣。
鄧光榮也發現了王家衛的才能,選擇他做導演投資拍攝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旺角卡門》,張學友的經典表情包就是出自這部電影。
張學友和鄧光榮也有些淵源,鄧光榮是張學友的妻子羅美薇的乾爹,真算起來,張學友還得叫鄧光榮一聲岳父。
憑藉著這部電影王家衛一舉成名,鄧光榮也成為了他的伯樂,因此當王家衛提出要拍攝《阿飛正傳》時,鄧光榮自然也欣喜的在給他投資。
1992年,鄧光榮演完最後一部影片《龍騰四海》後宣布退出影壇,再次回歸觀眾視線,還是因為2008年沈殿霞的去世。
鄧光榮和沈殿霞早在1969年就相識,多年來他們情同兄妹。
鄧光榮看著沈殿霞嫁給鄭少秋,又慘遭出軌拋棄,此後獨自艱難撫養女兒長大。
在沈殿霞的追思會上,鄧光榮忍不住當場斥責鄭少秋沒擔當,更沒盡到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
台下的鄭少秋不敢反駁,只能灰溜溜地認錯道歉,場面很難看。
雖然有人覺得鄧光榮多管閒事,但更多的人還是認為鄧光榮講義氣,真性情。
靠著這份仗義,鄧光榮交到了很多有名望的至交好友。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有情有義的人物,最終還是沒有逃過生老病死,在2011年這位值得備受尊敬的老大因突發心臟病去世了。
65歲的鄧光榮永遠地離開了,去世後周潤發、洪金寶、謝賢等所謂巨星都來為他送別。
人生就是如此,雖然在世上成為了人人尊敬的大哥,但是還是逃不開死神的召喚,但是他的仗義和實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