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長期血壓高,會造成心腦腎等身體器官的損害,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降壓治療,而降壓治療最主要的方式是服用降壓藥物。
長期服用降壓藥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壓藥的種類很多,包括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ACE抑制劑、ARB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
不過,長期服用降壓藥同時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四肢乏力、心慌、胸悶、乾咳、下肢水腫等。這些不良反應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時甚至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後果。因此,患者需要及時發現並處理這些不良反應。
服用高血壓藥,如果出現以下3個變化,要及早注意:
1、四肢乏力、心慌、胸悶
四肢乏力、心慌、胸悶是降壓藥的常見不良反應之一。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藥物導致的低血壓所致,也可能是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比如心衰,心律失常,心絞痛等。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患者應該及時就醫,明確是高血壓的併發症,還是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積極針對病因治療或者調整藥物劑量及更換藥物。
2、乾咳
乾咳是ACEI類(普利類)降壓藥的常見不良反應。這種藥物會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從而降低血壓。但是,它也會影響肺部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導致乾咳。如果出現乾咳,患者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這種情況把藥物更換為ARB(沙坦類)藥物,情況就會改善。
3、下肢水腫
下肢水腫是鈣通道阻滯劑類降壓藥(地平類)的常見不良反應之一。這種藥物會影響鈣離子的通道,從而降低血壓。但是,它也會影響關節的鈣離子通道,導致下肢水腫,特別兩側踝部水腫。
如果服用鈣離子拮抗劑(地平類),出現這種情況,應該首先考慮藥物不良反應,其次也要考慮是不是心衰導致的或者營養不良。患者應該及時到醫院完成相關檢查評估。如果是藥物的不良反應,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藥物
如何合理的服用降壓藥?合理的服用降壓藥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1.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藥物,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劑量。
2.定時服藥,不要漏服或忘記服藥。
3.不要同時服用同一類型多種藥物,以免不良反應作用增加。
4.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如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就醫。
5.不要突然停止服用藥物,以免引起反跳性高血壓。
除了服用降壓藥之外,改善生活方式也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手段之一。
1.控制飲食,減少鹽的攝入。
2.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3.戒煙限酒,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4.保持心情愉悅,減少壓力。
5.定期檢查血壓,及時發現問題。
總之,長期服用降壓藥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患者需要注意身體的變化,及時就醫,合理地服用藥物,改善生活方式,以保持身體健康。#高血壓#
關注心臟,關注健康,享受健康生活!敬請關注本欄目,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