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評|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4-11-06   天天正能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寧市,考察了雲夢縣博物館、嘉魚縣潘家灣鎮蔬菜長廊和四邑村,了解當地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情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聚焦產業發展,找准鄉村全面振興「主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產業振興,重點在於實現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推動農業由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要實現產業興旺,首先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通過培育農業品牌、增強科技創新、強化城鄉融合,補齊農業發展短板,促進農村產業集聚,壯大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文化體驗、養生養老等新業態,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以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深度挖掘農業的生態觀光、旅遊休閒、農活體驗等功能,做好農文旅融合文章,全面激活文旅項目帶動經濟發展,形成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生動局面。

聚焦綠色發展,提升鄉村全面振興「含綠量」。鄉村全面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充分挖掘鄉村生態價值,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才能讓土地長出「金元寶」、生態變成「搖錢樹」、鄉村成為「聚寶盆」。一方面,要著力培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提高經濟發展「含綠量」;另一方面,要發揮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通過生態產業化實現鄉村自然資本增值。聚焦建設生態鄉鎮,厚植生態底色,推動生態保護與綠色產業「兩翼齊飛」。推深做實林長制工作,不斷提高生態含綠量和發展含金量,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讓鄉村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人人嚮往之地。

聚焦科技創新,激發鄉村全面振興「驅動力」。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積極探索科技興農模式,集聚各類創新要素,著力創新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平台、打造一批科技服務隊伍、培育壯大一批特色產業集群,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鄉村全面振興。開展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農機裝備工程協同化水平,加快構建高效精準的生物育種技術體系,築牢種子、耕地、農機「三位一體」支撐。堅持數字化轉型,積極推動農業產業體系、生產經營體系、農資農機體系、農產品供銷體系深刻變革,積極構建產業鏈和創新鏈相融合的新產業新業態。加大科技特派員選派支持力度,大力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到全國各地鄉村創新創業。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提升科技人才綜合能力,培養專業大戶、科技示範戶和鄉土人才。推動農業農村領域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吸引各類人才在廣袤農村建功立業,引導「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創新創業,建設美好家園。(作者: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