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研究發現,父母60歲之前,獨生子女家庭的幸福指數高於多胎家庭。父母60歲之後,多胎家庭的幸福指數出現反超。
很多家庭在猶豫要不要生三胎時,一些家庭已經開始了「五胎計劃」,哪怕已經兒女雙全了,也會繼續生。
一位寶媽已生了4個孩子,卻還在被婆婆催生,令人意外的是,她並沒有拒絕婆婆的要求。
廣東一位寶媽,已經生下了3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女雙全已經算是大家庭了。但她的婆婆覺得孩子還不夠多,瘋狂催寶媽生第5胎。
寶媽得知婆婆的想法,並沒有生氣也沒有直接拒絕,反而感受到婆家給她滿滿的安全感和底氣。
一開始的大家都不理解寶媽的反應,直到看見她在網上曬出婆家的房子,才明白她的「安全感」來自哪裡。
婆婆在催她生孩子的同時,蓋了霸氣的自建房。看上去約有6層,且占地面積非常大,將來5個孩子每人住1層都夠住了。
房子外觀霸氣豪華,屋內裝修還在進行中。因為婆婆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公公專門配備了電梯,一套房子蓋下來花費將近上百萬。
寶媽表示,公婆已經70多歲了,卻捨得用自己的積蓄努力蓋房子,我和丈夫努力地生孩子,這樣做「沒毛病」。
寶媽和婆家一大家人相處得非常和諧,如今大房子也蓋起來了,未來生活會越來越好。
對此部分網友表示,我的公婆若是能這樣,我可以生一個「籃球隊」!
但很多人有些心疼寶媽,覺得不管怎樣,生孩子的人是自己,沒有人能代替寶媽遭罪。換做自己,給十個億也不生。
雖然寶媽的婆婆很好,但很多人並不羨慕這種生活。總感覺生這麼多孩子,像是被當做生育機器。
那些比寶媽婆婆家還有錢,房子更多的家庭,也沒見生5個孩子。因為房子大就生孩子,難免有些衝動。
糖媽能看出,那些嘲諷聲的背後,也是對寶媽的處境感覺有些無奈,雖然她並不拒絕生5胎,但大家還是希望她能清醒一些。
養娃需要錢和大房子,這是毋庸置疑的條件和底氣。前面這位蓋了大房子的婆婆,相比之下還是很負責的,但這並不是寶媽生5胎唯一的底氣。
首先,夫妻感情應該是生娃的底氣
都說孩子是婚姻的紐帶,但孩子不是挽回感情的「工具」,這一點是很多夫妻走進的誤區。
如果夫妻感情還沒有磨合好,甚至已經出現了危機,此時突然有了寶寶,很可能會加重矛盾。
夫妻感情好,且有準備和計劃地要寶寶,才是真正的底氣。否則當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矛盾和誤會只是暫時被擱置了,並沒能化解。
其次,有人帶娃才是底氣
生娃一時爽,帶娃悔斷腸。很多寶媽有生寶寶的勇氣,卻因為帶娃而崩潰。
帶孩子沒有完全「離手」這一說,好不容易把一個孩子帶大,又要重複一次這種生活。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何談繼續生娃的底氣呢。
糖媽算是朋友中生二胎比較晚的那一批,大家要麼覺得懷都懷了,剛好有二胎政策就生下來。更有寶媽在有兩個兒子的情況下,想賭三胎生女兒。
然而當他們被問到生多個寶寶的底氣時,許多人是想不出來的,甚至明知道生活過得並不好,還是將寶寶生下了。
歸根結底,無論有怎樣的好條件,有神仙丈夫和公婆,女性最終還是要考慮自己身體的。
每次分娩都是闖一次鬼門關,想要多生寶寶,要儘量保證是在最佳生育年齡範圍內。女性自己的身體機能較佳,胎兒所處的孕育環境也更好。
另外還要注意兩胎的間隔,通常來說,順產至少要間隔半年以上才能生下一胎,最好是1年以後,剖腹產則至少要等一年半以上。
如果女性產後身體情況較差,且寶寶不好帶,生下一胎的時間還要向後推延。
糖果媽媽心裡話:
要多個孩子最冒險的想法,就是求「兒女雙全」,有些家庭為了生一個兒子,前面10個孩子都是女兒,這樣真的沒必要。
多一個孩子就多一份壓力和責任,考慮要孩子的條件和女性的身體,同時別忘了對孩子負責。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有五胎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