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以健脾補腎、益氣養血為原則。
還建立在未病先防中醫理念上通過推拿,使小兒氣血調和、經絡通暢、陰陽平衡、正氣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防病傳變:小兒得病後傳變較快,易發生危急狀態,小兒推拿可以起到預防發病、防止傳變以及發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以下推拿手法改善小兒氣血不足問題:
1、順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作用: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次數:100—500次
2、揉板門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次數:約100—300次
3、揉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次數:30—50次
4、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從下向上捏脊
作用:強身健體,健脾益氣
次數:5-10次
5、補脾經
位置:脾經在拇指橈側赤白肉際。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
操作:循拇指橈側邊緣,沿指尖向關節處推
次數:100-500次
手護頤朵公眾號期待你的關注,
期待與每個關注小兒推拿的你,
一起見證更好的小兒推拿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