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燃油車差異化收取停車費,步子是不是走得太大?

2023-10-08     智電汽車

文/土木

一直以來,新能源車主和燃油車主互相之間都是誰也不服誰的狀態,互相都認為自己選擇的能源類型才是最優解。

但必須承認,憑藉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項福利和權益的加持,新能源車主的陣營正在壯大。這不,又一項規定出爐,燃油車主該難受了。

10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官網公布《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圍繞碳排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方案》提出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

其中的重點就是:對新能源車、傳統燃油車實行差異化停車收費價格機制。這項方案一出,燃油車主在用車成本方面又將有所提升,對比新能源汽車更難有優勢。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在新能源快速增長的同時,有一個事實需要我們看清,那就是即便新能源的銷量在不斷上漲,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在購買燃油車。這意味著,在當前市場上仍以燃油車為主,新能源發展快但仍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成長。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尚不成熟,包括續航里程、充電設施等方面。雖然新能源汽車在環保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優勢,但目前仍無法解決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等問題。這導致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可靠性和實用性存在一定的擔憂。

另一方面,燃油車在技術成熟度、行駛里程和使用壽命等方面仍具有一定優勢。燃油車的續航里程較長,加油方便快捷,維修保養成本較低。而且,燃油車沒有報廢年限限制,可以使用更長時間。這些因素使得燃油車在當前階段仍然是許多消費者的首選。

對於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業內存在不同看法。一部分人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將會加快替代燃油車市場;另一部分人認為,油電有各自的優勢,燃油車和電動車是競爭關係、共融關係,不是替代關係,燃油車和電動車都有各自的客戶群,都有市場空間。本人也是更傾向於兩者的協同發展。

並且如何平衡好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關係,不僅是車企急需解決的事情,更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

2023年1-5月,汽車行業收入36313億元,同比增長14%;成本31721億元,增長15%;利潤1746億元,同比增長24%,汽車行業利潤率4.8%,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7%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

不久前,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新能源發展和燃油車發展不應簡單地對立。穩定燃油車消費是穩定車市增長,尤其是穩定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

就市場規律而言,沒有什麼產品可以做到長久的快速增長態勢,只有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會得到長遠發展。也許在不同時期會有政策利導或車企補貼等因素影響汽車銷量,但那只是促進消費的手段之一,消費者的選擇才是「指導市場發展方向的明燈」。

目前很多車企也都還在積極的縮小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之間的體驗差距,只要有更好的產品,能源形勢其實還不足以決定什麼。所以,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在滿足市場需求方面,是不分伯仲的,兩者也有望長期共存共生。

寫在最後:

其實從城市整體發展來看,推出新能源車、傳統燃油車差異化停車收費價格機制沒有問題,但同樣需要考慮到廣大燃油車消費者的利益,是否有彌補、安撫舉措也很重要,至少不應該的出現「一刀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c2e6331f2a220c9b8e5675bb3e2eb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