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深的水底下挖呀挖呀挖,用大大的肚子裝滿滿的沙

2023-05-09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原標題:在深深的水底下挖呀挖呀挖,用大大的肚子裝滿滿的沙

撰文 / 黃玉璽(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 龍登高(清華大學)

無論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世界最大河口整治工程——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還是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島隧工程,都離不開「鋼鐵巨輪」挖泥船的身影。那麼,什麼是挖泥船?它又有哪些神通呢?

能「吃」沙子的船

挖泥船作為大國重器,在航道疏浚與貨物貿易、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利用、海岸防護、旅遊業發展、農田水利和災害防治、國防建設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填海造島,因此被稱為「地球表面的編輯器」

挖泥船服務於水運基建業,其作用相當於陸地基建中的挖掘機。特別是在水系發達、海域面積廣闊的中國,挖泥船在一系列超級工程中都曾大展身手,例如:世界最高等級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全球最大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港四期等。

挖泥船有很多種類,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耙吸式挖泥船與絞吸式挖泥船。

其中,耙吸式挖泥船的工作原理和家用吸塵器類似,通過離心泵把海底的泥沙源源不斷地吸上來。2007年6月建成的「新海虎」輪,就屬於耙吸式挖泥船,這是中國首度實現自行設計建造大型耙吸式挖泥船。

另一類絞吸式挖泥船的工作原理則是通過絞刀來絞動海底泥沙,「松完土」再把泥沙「吃」到「肚子」——泥艙里。2017年11月成功下水的天鯤號挖泥船就屬於絞吸式挖泥船。它是當時中國裝機功率最大、疏浚能力最強、遠程輸送能力世界第一的挖泥船。

「國之潤,自疏浚始」,挖泥船總能與人們的生活相關聯。2021年3月,長賜號重型貨輪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造成航道堵塞,嚴重影響了全球貿易。其後,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請來了最強外援——挖泥船,幫助蘇伊士運河拓寬航道。

國輪國造

中國挖泥船的設計與建造較歐美國家晚100餘年,從20世紀60年代仿製起步,70~80年代獨立研製,90年代快速發展,到21世紀自主創新;從依賴荷蘭、日本、德國等國整船進口,到技術消化吸收、引進船舶設計和關鍵設備國內建造,再到現代化挖泥船自行設計建造,完成了跨越式發展,在船型、挖泥技術、動力配置、挖泥操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19年,「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證明中國挖泥船技術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海上「大力士」——「通途」輪

2011年建成的「通途」輪,是當時亞洲艙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標誌著中國初步具備了超大型現代化耙吸式挖泥船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能力。這個海上「大力士」,曾經助力天津港建設,總長160多米,寬30米,型深15米,泥艙容量2萬立方米,相當於1米深的3個標準足球場泥土的體積。

吹沙填海利器——天鯨號挖泥船

2010年,中國自主研發的天鯨號挖泥船,是當時亞洲最大的自航絞吸裝備,標誌著中國絞吸式挖泥船技術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天鯨號挖泥船每小時挖掘的海底混合物可填滿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半米深的坑,用「削岩如泥」來形容毫不誇張。它曾經歷時3年7個月,圓滿完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航道基礎設施建設任務。

如今,中國已成為挖泥船的設計建造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挖泥船船隊,跨入了世界挖泥船設計建造的先進行列,真正實現了「國輪國造」的夢想!

本文綜合整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標題《地球表面的編輯器—挖泥船》,作者黃玉璽、龍登高,有刪改,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ad63d387a959a49099cb3514a6b1f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