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眼神,堅定又明亮

2020-04-05     做個人生贏家

點擊上方「人生贏家」,馬上關注

相信自己做得到,並且讓別人也相信,最後還把這件事情給做成了,這才是真正應該有創業者的風範。

01

2000年的馬雲,沒有商業計劃,也沒有收入,手下員工不到40個。

更為嚴重的是他沒有資金了,再這樣下去公司就快經營不下去了。在這樣的情形下,馬雲不得不到處找人找投資。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找到了軟銀的孫正義,並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投資。

那麼到這裡肯定有人很好奇,兩個人素不相識,又沒什麼交情,馬雲是如何獲得孫正義的信賴的呢?難道孫正義也很懂網際網路,也很看好中國的市場?

還是讓我們來問事件的主人公吧。

02

在一次採訪中,軟銀的孫正義被問到:「為什麼當初,要給那個名叫馬雲的,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投資2000萬美元?」

孫正義說:「他當時沒有一個商業計劃,也沒有收入,手下員工大概只有35~40名吧。」

甚至他還懷疑馬雲的商業模式是也許是錯的。

那是什麼讓孫正義覺得馬雲的公司值得投資2000萬美元呢?

「但他的眼神很堅定,」孫正義回憶說,「堅定又明亮,從他的談吐,他的眼神,我能夠判斷出他有一種感召力,領導力,他的商業模式是也許是錯的,但他談吐不凡,讓你感覺他能夠引進中國的年輕人。」

孫正義投資的不是項目,不是商業模式,也不是中國市場的未來,他投資的是一個人,他看好馬雲這個年輕人。

後來的結果也證明孫正義的這筆投資,確實是他做過最為明智的一筆投資。

他給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上市之後大概是900億美元,回報率達到了4500%。

而馬雲,現在也是一位家喻戶曉的相當傑出的人物了。

03

這件事情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如果是從孫正義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知道投資人最重要的當然是看人的能力。

做投資,是投資創業者本人,而不是公司或者商業實體。

要知道,即使市場足夠廣闊,商業模式也毫無問題。如果創業者不靠譜,投資最終也很容易變成打水漂。

相反,即使商業模式不太靠譜,如果創業者夠可靠,還是值得投資的。

為什麼呢?

一方面商業模式靠譜,創業者又可靠,這樣的組合比較少,一旦出現,就會被眾多投資者所追捧。這樣投資標的的價格將會大大的提升。整體投資收益也會大打折扣。

另外一方面,如果商業模式不靠譜,創業者靠譜,搞不好,創業者還真的能闖出一片天地。

作為投資者,不可能能夠洞察所有市場,也不可能對所有商業模式都了如指掌,做一個很英明的判斷。

如果認準了一名創業者,不妨把這個判斷就交給創業者,自己只出點投資就可以了。

退一步來講,即使創業失敗。足夠可靠的創業者也總有成功的一天,獲得回報也是遲早的事情。

04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成為一名投資者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

我們可能更為關心的是創業者的角度,如何才能獲得貴人的青睞,成功的獲得投資吧。

從馬雲的例子來看,我覺得他是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成為一名可靠的人,並且讓別人相信他是可靠的。

那麼什麼樣的能力讓別人覺得他可靠了呢?

他明亮的眼神,不凡的談吐,有感召力,有領導力,讓別人覺得他能夠把事情干成。

世人都知道馬雲的口才很好,但這樣的總結可能太過淺顯。

它的感染力和領導力,正是來自於他內心的追求,內在的激情。

無論多麼落魄,甚至還沒有商業計劃,身上也沒有一分錢,但那股志氣那個追求是不能丟的。

05

無論幹什麼事情,比如打工,做生意總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

更為讓人沮喪的是,還有很多人還不看好你,給你諸多的質疑,甚至給你設置各種障礙。

一時之間你會覺得天都快塌了下來。感覺自己不被世人所理解。感覺自己的未來一片黑暗。

但是馬雲明亮的眼睛,堅定的眼神,讓我們了解了一名創業者面對挫折應有的姿態。

相信自己做得到,並且讓別人也相信,最後還把這件事情給做成了,這才是真正應該有創業者的風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8VQTHEBiuFnsJQVvg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