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行和貴金屬領漲,為何避險情緒升溫?投資者在擔心哪些風險

2023-04-04     銀行研究僧

原標題:國有大行和貴金屬領漲,為何避險情緒升溫?投資者在擔心哪些風險

銀行板塊有24家銀行上漲,13家銀行下跌,5家銀行平盤,在76個行業板塊中,銀行排名第12,貴金屬、中藥、養殖業領漲,網際網路電商、電力設備、汽車零部件領跌。上證漲0.49%,深證跌0.25%,創業板跌0.76%,銀行板塊上漲0.37%,以878.12點收盤。

銀行板塊在水面附近開盤,震盪前行,盤中一度沖高,但是卻沒有漲到令人驚喜的位置,不過以上漲收盤,獲得指數的不斷修復,也是極好的。

成交量2404萬,相較前一日多了300萬。成交量的逐步增多,代表了熱度的不斷升高。

從細分板塊來看,國有大行一枝獨秀,漲幅高達1.71%;股份制銀行也不錯,上漲0.58%;農商行近乎平盤,漲幅僅0.02%,城商行平盤,沒漲也沒跌。

從個股來看,中國銀行、中信銀行、郵儲銀行領漲銀行板塊,漲幅1.94%-2.08%。蘭州銀行、長沙銀行、張家港行領跌,跌幅為0.44%-0.95%。

國有大行再次領漲,讓我嗅到了市場上逐漸升溫的避險情緒。再去看領漲的行業板塊,我發現貴金屬一枝獨秀,漲幅5.15%,是第二名的近3倍。好傢夥,這更加佐證了市場對避險的需求。

那市場都有哪些風險呢?我認為有兩大類。

一、金融系統餘震

矽谷銀行倒閉的事件已經過去近一個月,許多人,包括我都覺得,危機應該過去的差不多了。至少像我們這種非美國的投資者應該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了。可其實銀行業的危機並沒有解除,當然了,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摩根大通CEO在4月4日發表的言論。他認為矽谷銀行的罪魁禍首是監管機構,而且它的影響會持續數年之久。

矽谷銀行倒閉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倒閉造成的信用危機。當你發現家裡有一隻蟑螂的時候,其實家裡已經有許多蟑螂了。一個矽谷銀行不可怕,可怕的是美國、歐洲甚至全世界有多個類似的,處於危機爆發邊緣的矽谷銀行。

矽谷銀行帶來的餘震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是比較小的,但是對投資者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投資者往往聽風便是雨,它們一旦對未來缺乏信心,就會將資金撤走,股價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二、業績表現不好

三四月份是年報密集發布的時間段。業績好的,會上漲;業績差的,可能下跌。雖然有公司業績表現很好,但我相信,那些業績一如既往地差,或者說去年好,今年差的公司占據很大的比重。

這一方面源自於2022年經濟大環境確實不好,另一方面也源自於,作為基數,2021年的業績要遠高於2020年,顯得2022年的業績增速差了一些。

銀行業是這種情況,整個大環境皆是如此。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者搞不清楚,當前的業績只是基數問題宏觀經濟問題,還是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問題。如果是後者,那投資者的資金就會遭遇很大的風險。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會選擇風險更低的投資標的。

金融系統的餘震和整體業績不佳是目前市場上的兩大風險因素,也是投資者要避險的原因。

我是專門研究銀行,喜歡講乾貨的銀行研究僧,關注我,咱們一起學習探討,如果你覺得我說得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轉發、點贊、關注。講的不好,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1d6e324e098eb2ae5c02c89c64d4309.html